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将政治与艺术相融合,既保留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又在诗歌内容中加入了革命的主题。其语言风格总体豪放大气,又偶有婉约缠绵,蕴含着丰富的视觉、听觉形式,以及中国意象和文化因素,折射着一代伟人的思想光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因此,毛泽东诗词广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其英译本也应运而生。文革前后,英、美两国集中出版发行了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本,推进了毛泽东诗词在国外的译介进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国外学者聚焦于对毛泽东诗词本身的分析,鲜少开展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讨论。而国内学者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研究则更全面具体。但是以往对毛泽东诗词英译的研究总体采用了传统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关注的是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以及毛泽东诗词原作和译作的翻译对等程度,单从译介学角度探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选取了文革前后在国外发行的四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用译介学理论探究该时期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希望初步为毛泽东诗词对外翻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新视角。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概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论文结构;二、综评国内外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研究现状;三、在正文部分,本文介绍了毛泽东诗词四个国外英译本在英美国家的接受,分为译者的接受和读者的接受,其中译者的接受体现在各译者所提供的译文序跋,而国外读者的接受体现在他们对译本的评价上。本文从译本内出发,聚焦于“创造性叛逆”在四个英译本中形式、意象、文化因素上的呈现。本文从译本外出发,关注操控四个英译本传播的三种因素。最后、本文得出的结论为,毛泽东诗词的四个海外英译本是“改写”的产物。译本内外的“创造性叛逆”和“改写”不应被视作“误译”。相反,本文呼吁研究者把译本当作研究对象,从而重新发现译本的内在价值。因此,本研究通过毛泽东诗词四个英译本中所蕴含的普遍存在的“创造性叛逆”,强调了文学翻译的重建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