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启示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澳大利亚也根据本国的需求不断出台和调整其职业教育政策,以此来推动其经济的发展[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其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政策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但职业教育政策还不是很完善,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职业教育缺乏社会的认同、行业参与的不够、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远不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等等[2]。究其原因,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够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研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政策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对研究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第三章,概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概况以及对澳大利亚政策的历史进行梳理,通过重要报告和文件的主要内容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进行归纳和总结;第四章,从政府和行业两个角度来分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第五章,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验,对优化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2017年我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美院合办的“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班”.在众多题目中,我选择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主选题.经过了半年左右的构思、深扎和构图的反
期刊
徐悲鸿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但是这些巨作却掩盖了抗战时期徐悲鸿创作中十分微妙的策略.强烈的爱国主义既让人们忽视了他作为国画改良者和学院写实主义
第一,避开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在技术性语言上寻找现代转型的新路径,注意新知识在新语境中如何“融洽贯通”.第二,在语源学层面上,探究“西艺”与“美术”的意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