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轨,教学质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各高校都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为大多数高校所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对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的确定却有高有低,没有可参照的依据,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各高校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运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但是学生评教的结果由于受到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特别是评价主体——学生等多种变量的影响,其可靠性如何是需要评价的,但是据笔者所知,迄今并没有人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这样的结果直接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合理性如何,根据这样的结果作为判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否科学,都没有人深入研究过。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论研究,除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回顾以外,主要是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发展、重要作用以及国内外主要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实证研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本研究的重点——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可靠性,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找出真正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的同时,进一步判断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1、学生评教不容易受教师年龄、教师职称、教师毕业院校、教师外貌以及教师学历等一些教师背景特征因素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某些非教学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程兴趣以及期望效应等因素虽不属于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但却在学生评教时影响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打分;2、学生评教的结果并不是十分可靠;3、学生评教制度虽然正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如评教量表的设计不够科学、评教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评教缺乏宣传动员与反馈机制等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资源型产业已经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演变为基础性产业。我国经济正面临新的格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随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
本文从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现状、聘任标准和要求、职业发展晋升途径和管理培训体系等方面,介绍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国职教教师现状提出了加强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