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台湾政治,特别是台湾的地方政治,就不得不说到地方派系。台湾的地方派系主要是以县市为势力范围的不同政治、经济利益的结盟。古往今来,对于台湾地方派系研究的相关著作很多,有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探讨的,也有分整体和个案进行分析的。但是对于地方派系中的宗族派系却很少提及。本论文旨在探讨台湾的宗族派系,并以桃园县为例分析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特别是与地方选举之间的关系。  本文自历史性地回顾既有研究结果入手,对宗族派系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宗族派系是指以宗族这一社会关系为基础,基于共同的利益相联合争取政治权利的非正式组织,它并无固定的正式组织与制度。接着介绍了整个台湾的宗族派系的形成、发展、势力范围、形成原因以及与各大政党之间的关系。继而选取了宗族派系势力最为强盛的桃园县为个案分析,通过桃园县历届县长、历届(副)议长、最近四届立法委员、最近三届乡镇市长当选者的选举统计表分析宗族派系对桃园县选举的影响。探讨宗族派系在桃园县县一级单一名额选举、县一级多名额选举、乡镇一级选举的影响力,并对影响力的强弱进行了分析。得出四条结论:  一、宗族派系的发展具有兴衰无常的特性。  二、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级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三、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类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四、宗族派系在不同时期对选举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最后笔者对台湾宗族派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能性。认为宗族派系在地方选举中的影响力虽然在减弱,但是它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治。因为宗族派系的形成除了政治因素的驱动,更包含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甚至是传统历史文化因素。在中国台湾,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而其特有的社会结构又与各种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除非这种人际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特质和文化特质被彻底改变,那么宗族派系仍有其继续存在的背景与环境。宗族派系将继续利用血缘、姻缘等传统社会人际网络及与国家机器的利益合作关系,来扩张强化派系本身的结构网络,达到巩固势力的目的。我们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台湾的宗族势力仍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其复杂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领域实行的是“裁执合一”模式,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必须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非诉行政强制执行领域的“执行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裁执分离”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法院只是在执行领域中作为一个审查和监督角色,将执行权交于行政机关行使。实行“裁执分离”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人民,向反革命进行了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就是党在这危急关头,以武装起义来挽救革命失败的尝试。这个起义向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
期刊
至1999年村委会实行直选以来,该制度在中国已存在了近十三个年头,期间实践效果因中国农村情势的复杂多样,大相径庭。不仅地区之间显现出了不同的实践效果,同一地区内部,不同村庄之
商品房认购书效力之争由来已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未能取得共识。笔者试图运用合同的基本理论,探讨认购书之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论证认购书之法律效力。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商品房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