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多的家长愿意为加强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在不断改善硬件条件和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需要。然而,在学前教育改革进步的浪潮中,多数幼儿园和家长们很注重幼儿园显性课程的改善,对幼儿园隐性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关注则较少。
本文对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重点研究幼儿园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其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及社会学意义,并对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分析,辩证讨论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本文以保定市X 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环境、设施、幼儿教师和幼儿等进行了具体的观察和记录,通过对隐性课程各要素的分析,了解该幼儿园隐性课程建设的现实状况。发现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保定市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保定市X 幼儿园乃至其他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经过本文的分析,发现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强调和重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实施,从而促进幼儿园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