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在增加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然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方面的局限性,使得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的难题,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前进的最大障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范围的扩大,改革力度的加深,政府开始重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现实执行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实体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处于极度低迷状态,这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盘根错节,而且问题间相互影响,同时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现实难度。面对一系列的难题,全方位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点,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焦灼期、疲倦期和深水区,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金融体制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解除经济改革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特别是融资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获取渠道受阻、融资方式单一、自身缺陷以及竞争市场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依然任重而道远。基于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来重新分析问题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因此本文对此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内外因分析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同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融资结构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从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寻找问题的原因,同时比较国外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主要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对策为主线,分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概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并梳理了本文内容和框架。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界定并基于融资需求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和作用,融资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具体情况,分别从融资成本以及融资方式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实际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及社会四个方面,系统分析问题,挖掘深层次原因,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立基础。第五部分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的具体措施,着重分析了以美国为主体的欧美体系与以日本为主体的日韩体系的做法,措施总体来看包括政府法律政策保障、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建立专门发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五个方面。第六部分论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建议,基于上面几章对原因的分析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企业自身应该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监督职能,充分利用税务信用平台,推进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以及提升社会服务效能。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系统的建议,并且创新运用了税收信用平台来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收集问题。第七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外部包括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同时企业自身也存在部分原因。现实中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文章最后分析了消除中小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屏障——融资问题,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并展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