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与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两个和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赋予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丰富的法权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走进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论根基。时代是思想的土壤,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基础:一是,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日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两个和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赋予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丰富的法权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走进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论根基。时代是思想的土壤,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基础:一是,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及人与自然法权状况的异化,引起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问题的高度关注;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考是马克思人与自然法权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汲取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人对自然意志所有权”以及费尔巴哈“人对自然感性所有权”的思想中的合理的因素,摒弃其落后的因素,完成了对前人法权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三是,马克思在现实和实践的基础上转变了自身的思想,不断地完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从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探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容,主要从其立足点、基本前提和理论归属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涵。首先,从人人平等拥有对自然的所有权、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得对自然物的所有权以及人对自然是有限所有权三个层次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立足点;其次,从具体表现、实质和产生的根源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前提;最后,从理想社会形态、必然途径和必然结果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归属。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当代价值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理论价值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法权论基础、确立当代生态文明法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实践价值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观念的思想资源,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法权路径。
其他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信贷模式,形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新的业态。它通过创造新兴的消费金融产品来催生居民消费需求,以新供给创造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本文选取典型国家,分别考察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情况,再比较其路径,最后分析我国高等教育
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是通过注<老子>来完成的.王弼注<老子>,是历史上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阐发自己哲学思想的典范之一.他在继承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就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释放个性。让生命的活力得以展现。‘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然位列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中,是世界上养鸡、养猪最多的国家。畜牧业也渐渐得到了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放在了互联网上,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分析.诊断网络,测试网络性能与安全的工具软件的需求也越来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关于"本体阐释"的概念含义与理论指涉却并不明晰,因而引起颇多争议。把"本体阐释"作为一个文学阐释论的完整命题来看,其
阅读可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升学习者的个人思辨能力和逻辑性,因此,大学课程设计中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克拉申输入假说"i+1
在总结湖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前期建设和教学实践运行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核心、两条主线、六大保障”的专业改革总体思路,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内涵上进行全
摘要:学习观念是一种受到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影响的自我信念系统,它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和学习态度,对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及相关的情感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人学习观念模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对中国人的学习目的、学习品质和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卷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学习观念;好学心;学习目的;情感卷入 中图分类号: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