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影响了其日后的发展。大学生经历究竟哪些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怎样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力?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学生培养制度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社团管理培训生这一特殊群体,探索社团管理培训生制度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本文以H大某科学研究协会为研究案例,选取了H大学的16名全日制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并通过社团活动和实地观察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研究以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和IEO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团管培生制度对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高校社团管理培训生制度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从认知、情感、实践三方面阐述了社团管培生制度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效果,并且以IEO模型为理论指导,对管培生制度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因素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而管培生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人背景特征与努力程度,社团文化与学校氛围这几方面。最后,在分析影响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高校社团管培生制度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启示。从学生、社团和学校的角度分析了三大对策,包括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实现社团管理方式灵活化和促进学校学生培养制度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