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于2013年5月份参与常州鑫田电子公司组织的“中以农业技术研发合作”口译项目,项目主要内容为技术创新与温室水培生菜质量提高会议洽谈交替传译。项目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引起的表达习惯有较大差异,加之外方浓重的以色列口音,笔者与搭档在听力等方面出现障碍,并导致口译产出的逻辑松散或混乱,导致听众的理解出现困难、误解,甚至交流中断。项目报告人探究其原因,发现译员方面的主要原因为对源语的语篇逻辑连贯性处理不够。连贯性语篇的各组成部分需以某种方式相关联,方可达到语义相关和交流中的可及性;缺乏这种可及性或相关性的语篇,受众在理解时产生障碍。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语篇连贯性的角度对交替传译中语篇的连贯与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分析、语法分析角度提出具体的方法,特别注意需保持原衔接手段和转换衔接手段的情况,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报告人通过对这些具体的衔接手段的运用,对口译原始语料进行了改写。新译文增强的语料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解决了理解障碍,提高了口译质量。本项目报告所做的语料分析将为丰富交替传译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数据,并可供口译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