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钵体苗自动移栽机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苗移栽技术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长提前的综合效益。育苗移栽是劳动密集型作业,目前国内现有半自动移栽机由于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推广受阻,而国外自动移栽机结构设计大多与国内农艺要求不符,而且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因此本文以旱地自动移栽技术为研究内容,设计了旱地钵苗自动移栽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国内外旱地钵体育苗和移栽农艺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获得西红柿苗的物理力学特性及穴盘苗物理形态特征,得出西红柿苗成苗的茎粗、叶展、苗高、茎高等主要外形尺寸以及西红柿苗相对于穴盘中心的偏离程度。研究了不同苗龄的西红柿苗在不同含水率时基质与穴盘之间粘结阻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基质破损与含水率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方式的取苗装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取苗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最终选取插入基质式取苗方式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2、进行了自动移栽机关键工作部件——取苗部件、送苗部件、栽植部件理论研究、设计与试验。根据钵苗取苗动作要求,提出将齿轮五杆机构作为取苗装置的基本结构方案。利用解析法对取苗机构建模,并在运动仿真的基础上优化其结构参数和动力学特性,最终获得理想的取苗轨迹。在此基础上对取苗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参数优化试验和运动轨迹验证试验;在分析送苗机构的基本动作流程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参考插秧机送苗机构,设计出适用于钵苗的横向间歇送苗机构和纵向精准送苗机构,并进行了送苗部件试验;分析讨论了栽植部件的理想运动轨迹,根据移栽农艺要求分析了栽植机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间的关系,得出经验设计公式,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公式的正确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栽植机构结构设计。3、分析了取苗机构、送苗机构和栽植机构的动作时序,根据功能需求进行了各工作部件间的动作时序配置和空间结构配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动移栽样机,并进行了台架试验和大田试验。试验证实样机能顺利完成取苗、送苗及栽苗动作,在工作效率为65株/分时,西红柿苗取苗成功率为96.1%,对根系较弱的辣椒苗取苗成功率为86%;样机大田试验中,机器各部件运转良好,工作效率为71.7株·min-1,取苗成功率97.1%,漏栽率4.4%,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改进设计出符合西红柿移栽农艺要求的2行自动移栽机。
其他文献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同时并存的。作为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建筑废弃物,通过有效利用可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对于建筑废弃物未科学
本文在原来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工厂化育苗、移栽工艺及设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免耕工艺不仅缩短作业时间,而且可以对防止沙尘暴发生有利的特点,对可以提高栽植速度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国范围内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以及建设规模都在不断增大。
运用JE-TB0810八通道肌电采集测试系统和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两名国际健将级跆拳道运动员分别进行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旨在确定跆拳道运动员后横踢技术动作的主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