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Beacon技术的未来教室感知平台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纷纷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室的深度融合,以构建全新的教室学习环境来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多媒体教室正逐步向具有互动性、感知性等智能特征的未来教室方向发展。本文研究未来教室感知平台,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及iBeacon技术,将教师、教室、学生三者紧密连接起来,提高未来教室中感知互动体验。首先,分析了未来教室感知互动现状,感知互动体验的关键问题在于室内定位和身份识别。结合目前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现状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采用基于蓝牙4.0的iBeacon技术来解决室内位置识别问题,利用移动终端完成个人身份的识别。其次,根据未来教室系统的用户需求,提出未来教室感知平台模型。具体模型结构分为感知层和应用层两个部分。其中,感知层是由iBeacon信标设备组成的Beacon Map传感网络,提供位置服务功能,师生进入未来教室范围以后,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连接到Beacon Map传感网络,利用iBeacon定位算法便可获取到实时的位置信息。应用层是建立在感知层位置服务的基础上的,根据位置信息为课堂提供智能服务,完成例如自动签到、自动分组等教学活动。最后,在感知平台基础模型的基础上,以智能签到服务为例,从服务器、移动客户端和公告板(教室端)完成了整体的设计与实现。服务器端主要提供接口服务,实现登录、签到、信息查询等功能逻辑;移动客户端供学生使用,完成自动签到、签退等课堂情境;公告板是教室门口的信息发布终端,用于实时显示教学活动变化,通过语音播报等方式提示学生的早退、迟到等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展开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验证了在实际教学环境中感知平台的有效性。感知平台的最大特色是:利用课堂中常用的移动设备和iBeacon技术,实现了师生在教室内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取和身份识别,通过位置信息,自动完成常用教学活动以及获取个性化资讯。这对未来教室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结合某实际螺旋钢楼梯工程,分别采用空间曲杆模型及空间壳模型,考虑支座铰接和刚接两种边界条件下,从位移、内力、极限承载力三方面,对楼梯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一些有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情景,加强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
本次设计采用欧姆龙CP1H型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构建一个高炉炼铁喷煤的控制系统。PLC的CPU使用64bit RISC芯片,多个中央处理器使用,在CX-Programmer软件中进行程序的编
在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倡导建立"整体政府"的影响下,跨行政区的公共事务逐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区域治理作为治理的一种新途径被引入现代公共管理实践。在对与区域治理相
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是指语文教育的过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反复进行操作、练习,而形成的性质特点。实践性足语文教育的
由于监管理念的差异,相关制度配置的迥然,中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实效存在重大差异。本文比较中美证券内幕交易的规制制度,认为美国内幕交易规制理念的明晰,内幕交易行为构成
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的前28年;以及从1978年到2006年的后28年。前者为法制初创、停滞不前和彻底破坏三个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实行
21世纪以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字眼越来越紧密地与汽车联系在一起。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控
刑事管辖常见争议问题主要有渎职罪原案、单位犯罪及转化犯的职能管辖和职务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等。目前刑事案件管辖冲突表现为公安机关与检察
对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实现正当权利,也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国内外学者在论及诉讼调解之瑕疵救济时多从诉讼调解的性质推演瑕疵救济的依据和必要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