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方法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初步探索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后异体皮片示踪的方法。研究方法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以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于创面。并与自体小皮片及异体小皮片移植对照,观察移植术后1、2、3、4周创面移植皮片的存活及其生长情况,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收缩率,HE染色观察各组创面组织学变化过程以及差异。以雌性大鼠为受体,雄性大鼠为供体进行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以PCR技术跟踪移植异体皮的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判断异体皮片移植与自、异体皮片混合移植后,两组移植的异体皮片的转归。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转基因小鼠为供体,普通小鼠为受体进行皮肤移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 LSM)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small animal in vivo imaging system)对异体皮片移植与自、异体皮片混合移植后,两组移植的异体皮片进行示踪。结果皮片存活情况:移植后第1周,各组皮片与移植床粘附良好,无明显移位以及感染迹象,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自第2周始,自体移植组移植的皮片逐渐相互融合;混合移植组移植的异体皮表面有黄色干痂或皮屑脱落,少数创面表面溃破,周围自体表皮爬行其上;异体移植组移植的皮片肿胀,发黑,逐渐坏死脱落。至移植后第4周,自体移植组与混合移植组创面已基本上皮化,异体移植组皮片消失殆尽,形成肉芽创面。创面愈合率:整个愈合过程中,混合移植组与自体移植组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移植后2周始混合移植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异体移植组(P<0.05),第3周时此差异更加明显(P<0.01),到第4周混合移植组以及自体移植组创面已经完全愈合,而异体移植组仍为肉芽创面。创面收缩率:移植后3组各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观察:自第2周始,异体移植组可见大片表皮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剧烈排斥反应,到第4周,仍有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肉芽组织增生,而混合移植组移植的异体皮片排斥反应始终轻微,到第3-4周,创面基本由增生的上皮覆盖。异体皮示踪方法的探索:异体移植组移植后第3周,混合移植组移植后第4周开始运用PCR技术跟踪异体皮内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在异体移植组移植后3周时为阴性,混合移植组移植后6周时仍然有检出。以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作为供体,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表达示:术后第14天,异体移植组与混合移植组均可见到绿色荧光;第21天异体移植组未见到、混合移植组可见到绿色荧光;第28天,两组均未见到绿色荧光。运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荧光表达示:异体移植组与混合移植组绿色荧光表达均在14天内消失。结论该模型模拟临床实践,较好的展现了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机理及改进此方法奠定了基础。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检测以及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作为皮片供体,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混合移植后异体皮的示踪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教育越来越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高中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视觉的未知物体识别技术和机器人自主抓取技术作为机器人为人类提供自主抓取服务任务的基本能力,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
目的:探讨n-3脂肪酸对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患者炎症介质的调节。方法:将2007年8月—2007年11月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48例外
高一英语教师为新生提供一套科学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让他们迅速改良提高记忆方法。及时掌握和巩固英语词汇,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我国的统一战线具有复杂结构,同一层次的联盟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结合是统一战线的横向结构,而不同层次联盟之间的关系则是统一战线的纵向结构。统一战线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
目的再灌注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有效方法之一。业已证实,心肌梗死后早期恢复血液供应,能减少梗死面积,同时也可能使心肌细胞损伤进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经5-氮胞苷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这一研究成果使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疾病成为可能。目的:探讨不同浓度5-氮胞苷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
采用驻波法和混响室法测试课题组研究的抗滑阻燃沥青路面(NAF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SMA)与普通AC沥青路面材料的吸声系数,并对武汉-英山高速公路(谌家矶段)铺设的抗滑阻燃沥青路
盐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沿海崛起、绿色跨越,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发展要求,坚持低碳理念,走可持续城市转型发展道路已成为盐城的必然选择。"组团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