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氮化物晶格畸变研究及大尺度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发展

来源 :钢铁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过渡金属氮化物晶格畸变研究及大尺度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对过渡金属氮化物(ScN、YN)的各相结构进行电子结构和能量学研究,并探索了原子构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①当晶体结构的配位数为整数时,体系电子结构仅仅由于单胞体积或化学键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微小变化,c/a∈[1.26,1.208]时,ScN体系属于ho结构,配位数为5,其电子结构和物性因c/a的改变无明显变化;c/α∈[1.68,1.40]时,ScN体系属于类-钎锌矿结构,配位数为4,其电子结构和物性的变化为单胞体积和化学键性质改变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呈现出平缓的变化趋势。②当晶体结构为过渡态时,我们定义此时的配位数为分数,体系原子构型的变化可以被看作是分数配位数的改变,其电子结构和物性将随之产生较大响应。c/α∈[1.40,1.26],ScN体系属于由类.纤锌矿结构向六方ho结构过渡的结构,其相关性质由于c/α的改变而产生明显变化:间接带隙宽度由~4.0eV减小为~1.0eV;且能带结构的形状也发生明显变化,间接带隙位置由M→∑逐渐变为г→K。3)NaCl结构为YN体系的基态原子构型,六方ho结构为可能的亚稳态。无论是NaCl结构,六方ho结构还是纤锌矿结构,体系的色散关系都呈现出半导体材料的特性。预计对c/α的响应和ScN体系相似。因而在材料制备中,可能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得到特殊的原子构型,如生成位于c/α∈[1.40,1.26]区域的ScN体系材料,则其性质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巨大,从而将可能被用作压电材料和可调发光器件。   第二部分对DVM-DAC-MPI大尺度计算程序的计算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及程序源代码和相应物理内涵的分析,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在该程序的框架下探索作用于各原子上力的计算,为程序最终实现对原子构型的弛豫优化提供前提条件:通过对程序的源代码的仔细的分析,并结合DVM-DAC-MPI算法本身所包含的物理内涵及数学解析,指出解决目前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程序并行度的提高:⑴积分点求和的并行实现;⑵并行框架的调整;⑶或引入对称性,并给出了加快体系收敛速率的经验方法。通过对DVM-DAC-MPI算法中原子上作用力的具体解析形式的详细分析,结合程序技巧和实际物理意义的考虑,给出了其在程序计算中的关键问题:①三维数值积分的程序实现;②波函数一阶偏导及二阶偏导的计算的理论分析和解决方案,为最终完成对原子上作用力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我们要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给孩子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期刊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BSCCO超导带材,研究了溶胶-凝胶方法合成Bi-2212粉体形成的不同前驱溶胶对成相的影响,同时对制备BSCCO带材使用的衬底NiO/Ni、前驱带材的干燥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并且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成分均匀性。主要研究了如下主要内容:1.研究了不同溶胶-凝胶工艺(一次凝胶和二次凝胶前驱粉末)对BSCCO粉体中Bi-2212相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方
基于弹性蛋白良好的性能和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一系列优点,本课题首先以弹性蛋白膜为基底材料,分别以细胞外基质成分透明质酸、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天然多
吸声用烧结FeCrAl纤维多孔材料是金属纤维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烧结FeCrAl纤维多孔材料兼具FeCrAl合金和多孔结构的特点,具有诸多独特优点,如耐高温、抗氧化、耐热腐蚀、耐
学位
广西北部湾地区拥有多元的音乐文化环境,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音乐却发展艰难,文章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北部湾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寻找本土音乐发展之道.
静电纺丝技术(简称电纺)是制备超细纤维的有效方法,该法制得的超细纤维膜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为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合成聚合物与天然高分子的混和电纺纤维
铝电解电容器的高性能、小型化,即高比电容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通过稀土微合金化提高电解电容器铝箔的比电容,可以充分发挥稀土的资源优势,提高相关产品的竞争力。电容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