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应用I期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来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的方法,同时对微小颗粒骨植骨与传统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进一步的探讨改善与提高传统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6年5月-2011年10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应用微小颗粒骨及传统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共55例。其中25例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给予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组织及坏死骨组织,行有效外固定架固定,再次清创后I期行自体微小颗粒骨开放植骨,颗粒直径小于1mm。30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同样方法行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后I期行自体颗粒骨开放植骨,颗粒直径5mm左右。结果经过3~48个月的定期随访,平均24个月。25例微小颗粒骨植骨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3~8个月)。术后平均7个月(4~12个月)去除外固定架。均骨性愈合,未发生再次感染。传统颗粒组30例术后随访8个月~30月,平均20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个月(5~12个月)骨折愈合,8个月(7~14个月)去除外固定物。两组在手术时间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微小颗粒骨组较传统颗粒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20天,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提前30天,平均手术费用减少1.3万元。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术可以提高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效率,是一种更为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表演专业的形体和舞蹈专业的形体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舞蹈系统成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在西南地区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着适用于本地区的实用、系统的表演专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注入联合水交换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至11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临床部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空气组(63例)、水交换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羟考酮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结肠镜受检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52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羟考酮组(O组),52例丙
西汉汜胜之所著的《汜胜之书》,是现知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其所载继承和发展了西汉及前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科学价值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土地一向被视为农民的天然保障,然而在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增多、土地收益的重要性下降的情况下,土地能否有效地承担起家庭医疗风险负荷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数据
目的比较电话再教育和微信再教育两种方式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质量。方法将238名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再教育组(电话组)和微信再教育组(微信组)。两组除预
基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并行仿真往往包含大量的实体,实体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交互,且这些实体模型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开发,特别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
土壤侵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土壤退化过程,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现象,被誉为世界头号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不仅破坏土地资源,制约土地生产力的发挥,同时也造成生态
当前,随着高速公路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所占重要性越来越高,对于高速公路的监管要求也随之提高,当前大部分新建高速公路在建设监控系统时已经采用高清标准,已有高速公路也纷纷实
本研究旨在探索发酵木薯渣在湖羊日粮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玉米)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替代比例。选择48只体重为(18.35±1.39)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