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评价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水平发展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管理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评价活动。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理论也不太成熟,在一些概念和实际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疑问。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产生、发展的阶段历程及其演变规律,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指出了在中小学教师评价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措施进行完善。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等。第二部分论述的是关于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本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概念、内涵以及特点,并对相关概念做了比较辨析。并以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将我国教师评价分为三个时期:教师评价萌芽期、教师评价机制的起步与发展时期、教师评价机制的法制化与全面建设时期。通过揭示我国各个时期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并结合现实分析了创新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调查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单一;二是评价模式同构;三是评价指标不合理。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传统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二是缺乏科学和评价理念;三是评价过程操作不当;四是评价活动落实不到位。第四部分论述了英美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概况及改革措施,通过比较分析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可以提供的借鉴、启示。第五部分论述解决我国教师评价现存问题的理论观点与具体对策,概括了科学合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三个原则。对策方面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四个建议:一是丰富评价主体,促进多元评价;二是健全评价指标,落实科学评价;三是规范评价过程,建立法制评价;四是完善评价途径,创新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