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河谷型乡镇居住建筑空间适宜性策略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发展中,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更是对乡镇的建设起到推进作用。在我国秦岭河谷型乡镇的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乡镇居民所需,并富有地域性的居住空间是对我国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研究。因此,研究秦岭河谷型乡镇居住建筑空间适宜性在乡镇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课题调研秦岭南、北麓的河谷型乡镇,将乡镇所在行政村作为主要调研地点。对其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包括乡镇自然气候、地理条件、聚落形态、道路体系、传统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的空间形式等方面。旨在探究乡镇居住空间营造中传统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的空间关系及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问题。本论文在地域性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下,运用建筑空间组合论、需求层次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居环境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依据影响乡镇居住建筑空间形态的因素,从乡镇地形、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探究秦岭区域乡镇居住空间适宜性设计策略。结合秦岭河谷型乡镇的自然环境和建设背景,对其居住建筑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秦岭河谷型乡镇居住空间适宜性的设计原则,从乡镇选址、聚落空间、街道空间、院落空间组合及建筑组合等层面分析外部空间适宜性的设计措施;从功能布局、空间尺度、结构与材料等方面分析内部空间适宜性。选取秦岭南、北麓的乡镇居住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不仅从乡镇传统民居和新建住宅进行对比研究,并且从秦岭南、北麓的居住空间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秦岭区域河谷型乡镇适宜的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为当地居民创造具有地域性、适宜性的居住空间。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秦岭河谷型乡镇健康、科学的发展。通过该地区乡镇的居住空间适宜性策略研究为具有相似背景的其它乡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居住空间适宜性建设提供内容较全面的设计策略。希望能为今后我国乡镇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构建甘肃省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测度分析,揭示了两大系统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人口结
文章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并结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建设施工现状,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
戒酒匿名会:一种适应模式*KeithR.Emrich1万文鹏21(50GlennRoadLarchmontNY10583,USA)2(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昆明,650032)编者按:AA程序是国际上许多地区靠集体力量戒酒成功的模式。由万文鹏教授...
城郊作为城市地域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是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衔接过渡的地带,也是城市与农村功能相互渗透、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一个活跃的功能区。而城郊村庄景观作为人
为了消除转台径跳误差对晶圆预对准台重复性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径跳误差的在线检测与补偿方法。转台上方并与之一起旋转的心轴作为转台径跳的检测元件,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心轴径
急性腹痛的诊断是临床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大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是由于供应肠道血液的主要动脉分支一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气溶胶和大气细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为了探讨微生物气溶胶与大气细
治疗乳腺增生症75例,分别以外用中药组、内服中药组和中药外用加内服组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3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生态移民是一项因自然灾害严重,而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可分为自发性与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整体迁移与部分迁移生态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生育后期主茎倒3叶的衰老、抗衰老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豫杂35和中棉29与中棉19相比较,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龄增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