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络活血方对UUO大鼠肾脏HIF-1α、PDGF及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变化,探讨通络活血方对以上观察指标的干预作用,进一步研究通络活血方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4只)、通络活血方组(24只)、氯沙坦对照组(以下简称氯沙坦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氯沙坦组和通络活血方组分别于术后第一天予氯沙坦和通络活血方(黄芪10g、当归10g、丹参10g、大黄6g、红花6g、田七3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并以UUO术后7、14、21天作为观察点,称重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各8只。采用二乙酰-肟法观察模型大鼠BUN的变化,采用苦味酸法观察模型大鼠Scr的变化;采用组织病理学(HE、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评价各组各时间点肾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HIF-1α、PDGF、VCAM-1蛋白的表达趋势;采用SPSS21.0软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假手术组大鼠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况良好,饮食正常,动作自如,反应灵敏,皮毛柔顺有光泽;模型组大鼠术后7天开始逐渐出现饮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相互拥挤、蜷缩成团,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在术后各时间点比较,给药组大鼠在饮食、活动量、动物反应速度方面优于模型组。   (2)血生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UN、Scr、ALB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给药组大鼠BUN、Scr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ALB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组与通络活血方组BUN、Scr降低,ALB增高,且以通络活血方组明显。   (3)病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肾组织染色均匀,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完整、清晰,小管与小管之间间隙紧密,没有炎性细胞浸润,小管基底膜光滑、连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UUO术后7天即见肾小管管腔扩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间质增宽,到第14天扩张明显,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胶原蛋白增加,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消失,到第21天可见肾小管广泛扩张,弥漫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肾小管管腔内有蛋白或细胞管型,灶状肾小管扩张,灶状萎缩,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纤维化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相应时间点给药组的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纤维化面积较模型组减少;对应时间点内,通络活血方组的受损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轻于氯沙坦组,三个时间点比较,虽然给药组的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但是加重的程度明显减轻。   (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内,肾组织HIF-1α、PDGF、VCAM-1蛋白表达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随时间延长,肾组织HIF-1α、PDGF、VCAM-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逐渐加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肾组织HIF-1α、PDGF、VCAM-1蛋白的表达有所降低(P<0.01或P<0.05),以通络活血方组降低明显,肾组织HIF-1α、PDGF、VCAM-1蛋白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   (1)本实验中,UUO大鼠术侧肾组织中HIF-1α、PDGF、VCAM-1表达呈显著升高,提示损伤所致肾脏低氧、缺血是导致RIF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2)氯沙坦、通络活血方均可以改善UUO模型大鼠肾功能,并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且以通络活血方作用明显。这可能与药物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从而降低肾组织中PDGF-BB及VCAM-1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