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在满足日常基本消费的同时,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各个金融机构对于产品研发的时间较短,技术方面仍不太成熟,所以也引出了很多问题:大多数设计出的产品,都只概述相关年化收益和进入门槛,而不会披露其投资组合的组成成分,因此也掩盖了背后的风险,往往投资者没有相关的风险识别能力,缺乏相关的风险管理意识,而过于高估自己可承受的风险亏损程度,从而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研究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分析其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以此设计出相对应的理财产品来满足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以风险偏好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等三种理论为基础,来研究重庆中小投资者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非理性资产配比和其对应的风险偏好,并对其存在的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本文采用网上调查和实地访问等两种问卷调查方式,针对重庆的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此达到研究目的。针对收到的524份有效问卷描述分析中,能够看出重庆中小投资者的基本特点,例如风险认知能力低、风险管理意识差、过分高估对自身可承受的风险亏损程度等。然后本文从重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自我评价、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以及以高风险换取高收益的意愿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是否是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判断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其他的研究文献,本文选取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重庆中小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几点结论:(1)重庆中小投资者年龄主要分布在青年成长期和成年稳健期,他们的文化程度集中于大学本科,以企业上班族为主,且健康状态良好;(2)重庆中小投资者多数认为自己是风险偏好者,喜欢重仓一两支投资标的,通过这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方式去获得高收益,其背后承受的高风险表明其存在着风险偏好;(3)投资者的风险可承受亏损程度与风险偏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的意识强弱、对风险的认知程度、所处的生命周期与风险偏好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同时,受教育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着风险偏好,健康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着风险偏好。本文最后根据个人投资者自身情况、政府监管的政策改革以及金融机构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看法:(1)中小投资者应提高自身风险认知程度,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理财产品的特性以及把控自身的客观情况;(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可投资的金融工具,促进投资者风险分散化投资,并积极开展中小投资者风险管理教育;(3)金融机构应该正确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应建立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与风险揭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