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机制下北京市禁毒运动研究——以禁毒宣传和集中逮捕为例(1949—1952)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毒问题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顽疾。北京市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完整保留的基础上,也遗留了旧社会的烟毒灾祸。在中央的领导与部署下,北京市开展了系统而规模化的禁毒运动。文章试图以禁毒宣传和逮捕毒犯两个方面为例,从联动禁毒的视角,探求北京市的禁毒运动开展情况。一方面,从内部联动的角度研究禁毒宣传的工作方式和机制的综合与协调运用,以及禁毒宣传各执行单位统一于禁毒政策下同步联合开展宣教,表明禁毒宣传在经历初期失误后因及时调整政策,综合运用工作方式,调动各单位力量,构成了联合统一的禁毒宣传体系,形成了运动式宣教。另一方面,从外部联动的视角,揭示北京周边这一区域内毒贩的活动路线和网络,并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大毒贩的活动为线索,在全国协调一致开展禁毒运动的背景下,探究区域内重要地市对涉京大毒贩的抓捕和处理,以辅助北京市对毒贩彻底打击的工作。由于工作方式的综合应用和各单位的一致推进,以及区域内各地市禁毒力量的统一发挥,北京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毒宣传与逮捕毒贩运动两个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是对近百年来烟毒问题的有力一击。在厘清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其时空特点、意义与局限性进行了理论阐释。从时空特点来看,在空间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在禁毒运动中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发挥了首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统一的禁毒运动中,区域重点城市的有效配合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多维联动禁毒网络。在时间上,区别于国民政府的禁毒而具有政策坚决、指导明确、执行有力的特点,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解放区禁毒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又与其后常态化的禁毒相区别,具有规模大、运动式、军事化的特点。作为城市改造的一部分,这场运动具有社会革新的意义;同时其也是全国禁毒的一部分,具有巩固政权的意义;还是中国共产党禁毒历史的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从局限性来看,主要体现在具体执行中,对形势缺乏预判,未能彻底发动群众。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其意义与局限,借鉴其经验并运用到我们今天的禁毒工作中。
其他文献
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妇女就业的部门逐步扩大。因工作条件恶劣、工资待遇低、生活环境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她们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因官方统计部门对其数据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