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与Plk1的相互作用的时空差异对胞质分裂调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5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lk1 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从人到酵母高度保守,对于细胞周期的调控至关重要。研究发现,Plk1在多种癌症细胞中高表达,近期,Plk1作为新的抗癌潜在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Plk1在胞质分裂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分子化学抑制剂的使用,证明了Plk1 调控胞质分裂的启动和分裂沟的内移。有报道认为,Plk1 可能也参与了胞质间桥断裂的调控。在我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Plk1与CaM在胞质分裂期的共定位具有时空差异性。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及免疫共沉淀实验均证实,Plk1与CaM在胞质分裂期的相互作用,具有时空差异,即后期二者具有相互作用,进入末期,二者的相互作用消失。另外,CaM 对Plk1活性的调控,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末期也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即有丝分裂中期,CaM 正调控Plk1活性,有丝分裂末期,CaM 负调控Plk1活性。   CALI 可以在特定时空专一性的灭活发色基团连接蛋白,而对细胞内的其他内容物几乎没有损伤。通过激光照射发色基团产生活性自由基来灭活临近蛋白。我们采取该技术,在胞质分裂期的特定阶段,灭活靶蛋白CaM和Plk1,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胞质分裂进程的影响。   一.在稳定表达GFP-CaM的HeLa 细胞系中,利用CALI 技术在胞质分裂启动时,通过激发发色基团GFP,灭活CaM。研究发现,激光照射细胞1秒钟时,细胞分裂沟内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激光照射细胞5 秒钟时,引起分裂沟内移阻滞,且染色体无法解聚。稳定表达GFP 蛋白的对照组细胞,经过激光照射后仍可以正常完成胞质分裂,说明,激光照射,特异性的灭活了CaM的活性,引起了分裂沟内移的阻滞或内移时间的延长。后续研究发现,体外激光灭活CaM,影响了其与Plk1的相互作用,且Plk1活性下降。据此,我们推测,有丝分裂后期,灭活CaM 引起的分裂沟内移阻滞或内移时间延长,由于Plk1与CaM在这一时期相互作用被打破而引起的,即,有丝分裂后期,CaM和Plk1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分裂沟的内移。   二.有丝分裂末期,CaM与Plk1 分离,不发生相互作用。抑制CaM活性,Plk1活性升高。此时灭活CaM,50%的细胞胞质分裂阻断并形成双核细胞,30%的细胞胞质分裂完成时间显著延长,而对照组中,87.5%-90%的细胞可以正常完成胞质分裂。过表达Plk1,细胞长期停留在中体阶段(midbody stage),细胞间的胞质间桥无法切断,不能形成物理上完全独立的两个子细胞;灭活Plk1,促使了胞质间桥的断裂,但似乎引起了细胞“死亡”。这提示我们两种可能的调控机制:1. 有丝分裂末期,CaM 可能通过某个中间调控蛋白抑制Plk1活性,促使了有丝分裂的退出。2.二者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了胞质分裂的完成。   因此,我们认为:   一.胞质分裂期,Plk1与CaM 相互作用的时空差异性,对应了不同的胞质分裂事件。   二.有丝分裂后期,CaM与Plk1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分裂沟的内移。   三.有丝分裂末期,二者相互作用消失,CaM和Plk1 通过两种可能的机制调控了胞质分裂的完成:1.有丝分裂末期,CaM 可能通过某个中间调控蛋白引起Plk1的去磷酸化抑制Plk1活性,促使了有丝分裂的退出。2.二者通过相对独立的途径,分别影响了胞质分裂进程。   四.CaM与Plk1在胞质分裂期相互作用的时空差异,在胞质分裂期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功能。这种具有时空差异性的动态调控,体现了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四维调控方式。
其他文献
会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课堂纪律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课堂纪律,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纪律。相信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纪律是良好的,对教学起着助长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信息技术老师总是抱怨着自己的课堂纪律,抱怨着课堂中存在着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根据自己平时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维
期刊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fam1ly,BAFF)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第十七位成员,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BAFF 不仅参与调节B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昆虫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不同温度对伪钝绥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以二斑叶螨为食)、伪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菜豆叶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