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五味子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影响五味子丰产稳产的几个关键环节,本实验分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以5年生五味子品种(系)‘早红’和‘嫣红’植株为试材,开展不同栽培架式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研究,以明确五味子叶片发生早衰的生理机制;开展园艺地布覆盖、自然生草和清耕三种土壤耕作方式的对比研究,通过五味子园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树体生长及果实产量的综合评价,以明确五味子园适宜的土壤耕作方式;以2年生五味子品种(系)‘早红’组培植株为试材,对五味子地下茎实施全部去除、2/3去除和不去除三种方式处理,研究五味子地下茎不同处理方法对植株生长量、营养物质积累、翌年萌芽率以及雌花分化比率、坐果率等的影响,以明确五味子地下茎适宜的处理方式,为五味子的丰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红’棚篱架叶片的单位面积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低于篱架,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和捕获的光能(TRo/RC)高于篱架,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o/CSo)较低,而过剩光能并没有以热的形式有效耗散,从而激发活性氧的产生,膜结构发生破坏,五味子‘早红’品种棚篱架叶片在生长后期则表现为早衰。而不同栽培架式的‘嫣红’叶片均受到光抑制,反映了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与叶片早衰也存在一定关系。2.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的土壤耕作方式与清耕相比,土壤含水量都有所提高。与清耕相比,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自然生草的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均显著增加。自然生草和园艺地布覆盖对五味子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提高具有良好促进作用,两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清耕。自然生草和园艺地布覆盖植株的根颈粗度、中长枝数量、雌花比例和产量均显著大于清耕,自然生草和园艺地布覆盖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地下茎全部去除有利于五味子植株的营养生长。过多的地下茎不利于五味子植株生殖生长,地下茎2/3去除可显著提高植株的雌花比例、花朵结实率、心皮结实率。
其他文献
四川省作为国家储备林项目的重要承储省份,2014年共划定国家储备林6.0万公顷,其中马尾松、柏木、杉木人工林等面积4.1万公顷,占69.1%。但其人工林存在纯林化、集约化、多代连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对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02例
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生态环境质量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时间长短的量度,是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土地指标的配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发展空间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均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及时了解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制定相应治理和保护措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万载县为研究区,运用E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迄今已有10个春秋。10年间,借助大赛平台,众多职业院校骄子成长为行业技术能手;众多企业与学校得以携手并进;诸多职业教育重要改革得以展现验证;广大社
两个世纪以来,混凝土一直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但因其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易开裂等众多缺点而受到限制。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增强混凝土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