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表径流大幅度增加,导致城市内积水严重,自然水系环境恶化,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呼之欲出。海绵城市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也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途径。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开发模式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海绵城市则以保护水系为基本原则,开创低影响的开发模式。作为绿肺这一重要功能,城市公园建设必须考虑海绵城市的理论运用,才能更好的维护城市内生态平衡。本文介绍了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其对周边土地利用价值提升的作用以及海绵城市理论应用的途径、具体措施,为求合理、全面的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公园建设相结合。通过国际上海绵城市发展历程的了解与探索,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结合雨水调蓄的成功案例,引用国际上的先导生态技术,将海绵城市理论落入到实践当中。本文研究分析了五个优秀的国内外案例,其中不乏先进的雨水管理模式,分析了其生态、功能、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详细总结了借鉴之处。以东湖公园的开发建设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具体实现措施和展望,探究其对水质改善、内涝缓解、城市环境提升的影响。东湖公园是阜阳新区发展的先导工程,其开发提升了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为房地产的入驻提供了契机。公园营造优美的环境也是重要的吸引点之一,将人口吸引到颍东新区,避免中心城区过于膨胀而导致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发展公共资源,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运用海绵城市具体措施,使得公园成为城市的海绵体,帮助雨水下渗,恢复地下水水位,重现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缓解甚至完全解决当下城市内涝的现状。如今很多城市提倡建设绿道系统,而城市公园作为绿道系统的基础,在恢复城市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其道路、场地,还是绿地、水系,均是海绵城市策略应用的有效对象。只有将措施应用到各个基础点上,才能建设起有效的绿色网络系统,一改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