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设置算法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j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网络节点布局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投入运行的首要前提,一般而言,网关节点及传感器节点由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布局位置的相对固定,为增强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的连通性与可靠性,经常需要将中继节点布置于网络中。因此可以说中继节点布局策略的优劣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通信效率等一系列指标。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布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比较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他层的研究,中继节点布局算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存的中继节点布局算法一般以布设最少的中继节点个数为目标,经常忽视中继节点布局禁区、通信容量以及网络整体能耗等问题。针对目前中继节点布局算法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主要内容的研究:1、将中继节点布局禁区、通信路径不可逆、数据转送次数上限值以及中继节点通信容量等多约束条件引入现有中继节点布局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小通信网络距离因子的布局算法评价新标准,采用枚举法与贪婪寻优算法相结合的方案完成了网络构建初期中继节点的合理布局以及既存网络添加新的传感器节点后所引起的中继节点调整与追加策略。仿真实验表明,与常规中继节点布局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多约束中继节点布局与追加优化算法能够显著提升通信网络的能效性;2、针对目前数据聚合技术中所忽略的网络各层数据吞吐量差异造成数据来不及完成数据传输或者数据聚合处理的现象,研究了一种面向可靠数据传输的中继节点延时自适应分配算法,该算法不仅根据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同时考虑因子节点数据吞吐量的差异造成的不同时延,同时引入MAC层送信等待延时补偿,有效地减少数据无线传输时的数据冲撞。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无损数据聚合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网络的通信能耗;3、设计了基于CC2430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测试获取了与其通信性能相关的参数,为前期算法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后期真实网络环境下的验证提供了硬件测试条件,此外本文在算法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可视化的GUI人机操作界面。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大电网的互联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电网的稳定监视和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为电力系统安全监视和控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授时功能,给以相量形式测量到的各节点或者线路的各种状态量打上时标,对电网中各监测点的状态进行同步监测,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全局动
暂态量保护的研究对于提高现有保护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后暂态电流信号的保护方案。本文首先利用运算法详细推导了分布参数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各种故障类型时电流暂态信号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故障后的暂态信号包含谐波形式的高频分量。进一步的理论推导表明,高频暂态分量的幅值和频率值特征可以可靠区分各种故障类型。本文定义幅值最大的高频暂态分量为“主导谐波频率”;理论推导表明,“主导谐波频率”的频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故障电流限制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措施,故障电流限制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其等效工频阻抗为零,不改变潮流正常分布,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限制器动作将限流电抗器在适当的时间内迅速投入,从而限制了故障电流。接着介绍了华东500kV超高压电网故障电流限制器示范工程:为了限制浙江地区不断增长的短路电流水平,通过全面计算和分析2010年华东电网500kV变电站的短路电流水平,并结合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