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简称机电无级传动系统,下同)兼顾机械和电气端口,在进行能量转换、耦合及分离时无需离合器与额外的起动电动机,具备在较宽速比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传动、使发动机在变负载情况下均能运行于最佳燃油经济线上,在减少燃油消耗、提升效率、优化发动机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和双排行星齿轮动力耦合机构为主要构件的机电无级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推导分析、建模仿真研究及台架试验验证等手段对其传动特性、燃油经济性和模式切换平顺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对机电无级传动系统的结构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模拟杠杆法建立系统的转速转矩传动特性,根据设计初衷、分析其工作模式及能量传递路径;(2)引入混杂系统理论来描述兼有连续变量动态系统和离散变量动态系统的机电无级传动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仿真平台,建立其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转矩控制策略,建立驾驶员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动力源、蓄电池、双排行星齿轮动力耦合机构等关键零部件模型,并以UDDS、NEDC和1015循环工况为例,进行能量管理仿真分析,研究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转矩控制策略,研究机电无级传动系统整车油经济性;(3)针对动力传递平稳的需要,分析机电无级传动系统不同动力源的动态响应特性,以降低机电无级传动系统在模式切换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和双转子电机不同动态响应特性引起的冲击度为目标,利用发动机试验数据,建立发动机转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快速模拟杠杆法,建立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动态特性模型,基于台架试验特性,建立双转子电机和制动器传递函数动态特性模型,根据系统结构特性、提出“转矩分配+发动机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补偿系数修正”的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并分别以由纯电动模式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H2的定工况和全工况为例进行仿真;(4)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搭建机电无级传动系统总成试验台架,详细阐述该总成试验台架的基本原理,并在前述理论的指导下,测量双转子电机的基本电气性能,验证机电无级传动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测试机电无级传动系统在不同能量传递路径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