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曲病的复配剂筛选与应用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曲病(False Smut of Rice)是水稻产区主要穗部病害之一,近年来流行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不仅降低水稻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其品质。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稻曲病病原菌的标样采集和分离方法的研究,最终筛选出综合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同时进行防治稻曲病的复配杀菌剂筛选,从而减轻和控制稻曲病的发生和危害。 本研究采用3种方法分离了病原菌,结果表明振落法最方便有效;参加筛选的6种培养基中,胁本哲氏培养基能快速的产生厚垣孢子。 在室内生物测定试验中,用A1、A2、B1和B2等杀菌剂进行了配方和配比筛选,在培养平板上,A1、A2、B1和B2四种单剂对稻曲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1和A2对稻曲病菌的毒力较高,有效中浓度分别为2.14 mg/L和0.74mg/L。而B1、B2对稻曲病菌抑制作用较小,有效中浓度分别为204.17 mg/L和213.8mg/L。A1和B1的混合物以及A2和B1的混合物均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以后者的增效作用更显著,当A2和B1的配比为1:5和1:10时,共毒系数都高于200。而A1与B2及A2与B2不同配比对稻曲病菌均没有增效作用。 在田间小区试验中,复配药剂A1:B1(1:4)配比的三个施药浓度40ml/667m<2>、60ml/667m<2>、80ml/667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8%、72.9%、83.3%,而复配药剂A2:B1(1:5)配比的三个施药浓度50g/667m<2>、75g/667m<2>、100g/667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8%、74.6%、89.5%。
其他文献
农药胶囊剂系将一定量的原药及助剂填充于水溶性的空心胶囊中制成,它以水溶性的胶囊壳将农药包裹,不仅能有效阻止农药向人体转移,减轻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且能有
本研究以苯酚、双光气和6-氨基正己酸为原料合成了半抗原6-(苯氧基羰基)氨基-1-己酸(HA);以3-甲基苯酚、双光气和3-氨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半抗原B-(间-甲基苯氧基羰基)氨基丙
本文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寄主范围测定,并在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生防细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描述了海南省蒌叶种植基地
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PM)是位于昆虫中肠细胞和肠腔之间的一层半透膜,起着保护中肠上皮细胞,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作用,是昆虫中肠细胞和肠腔之间的一种防御性屏障。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