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开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普及时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上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随着各地农村低保制度的深入和推进,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涉及到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状况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为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有关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梳理,对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研究的角度、方法进行了相应比较,指出了西方福利经济学在社会救助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成果和不足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第二章提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福利经济学的公平效率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平衡经济波动理论、负所得税理论。这些理论充分证明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对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几个国家典型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着重于这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的构造模式和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着重于定量分析,通过社会救助制度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社会稳定效应、财政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分析,寻找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便于对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适度性进行客观判断。最后,在全面把握国外典型国家社会救助变革趋势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造和完善的若干原则性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社会经济效应做了相应分析,并侧重于实证分析。本章首先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的筹措与支出水平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进行了相应阐述,充分肯定了当前制度建设模式的基本取向和已取得的成绩。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国际贫困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农村最低社会生活对象界定标准不明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出现较为显著的人群分层的符号效应、贫困陷阱效应、机会主义行为诱发效应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效应。分析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待遇标准、脱贫信心的给与、尊严感的给与、制度公信力、制度稳定性、制度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度深化的主要障碍。第五章对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度水平的确定、不同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衡、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和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付能力的测算。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创新:(一)理论框架上,尝试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公平与效率的研究结论应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行为对策,寻找创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度与否不仅要视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需要的满足程度,更要重视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防止单纯地追求短期“公平”而损害经济发展的长期活力,处理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金供求,维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二)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纳入到整个经济运行环境中进行考察,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引起的劳动力就业、制度依赖等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三)对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衡性进行了判定。首先从公平理论出发,构造了农村低保人群效用均等模型,按照远期和中期目标分别计算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均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的实际低保水平与均衡水平的偏离较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偏离程度较小,且各省市内部也存在农村低保水平标准不一致。农村低保标准的制定上不仅要分析本地区农村低保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公平因素,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四)解决农村低保问题的关键问题——标准的测定、范围的确认、资金的来源,都需要科学、准确的定量测算和分析,较为全面的测算分析在国内研究还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的分析结论对于保证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微束等离子的焊接方法进行6010铝合金/钢预置CrMnFeNiZr高熵合金粉末对接熔钎焊工艺试验,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可获得成形较好的熔钎焊接头,对所得接头进行微观组织及力学
学习网站作为网络学习的一种平台,已在互联网上盛行开来,它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开发的网站,学习网站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不同的学习知识而进行有针对性的
<正>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国际上讲"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大家认为有四个"资本"。除了传统经济学强调的物质资本或人造资本,还有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中国从十八大
语言既是社会化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过程。话语角色的认知决定着语言的方式和次序。话语角色由于受权势角色关系的影响产生了权势话语,并通过语言常量和语值,从语言的“量”和
所谓"造物节",即对国内涌现的新节庆所做出的美学意义上的概括。它集中体现当今由经济因素驱动的商业性艺术节的三个特征——"造"(创造性)、"物"(商业性)、"节"(仪式性、大众
步入信息数字化时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旅游方面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旅游业的服务、经营与管理对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基于C/S或B/S的旅游信息系统
随着认知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针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将重点由评估学生成稿转向探索学生写作过程,让作文评阅不再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环,而是成为学
本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以《逍遥游》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突出个体意识的特点,和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注重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并指出他们在原初境域中的相同与差异,揭明
当前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尚缺乏有效的财政资助政策,我国民办高校也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面临严峻地挑战,呈现出发展相对滞缓的局面。本文对我国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和政府财政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的文化心态的体现,是在一定民族地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同文化传统。文化认同不仅决定了文化群体中基本的价值取向,对个人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