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工程关系国计民生,但水利工程通常投资较大,工期较长,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整个建设周期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工程保险作为工程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已经被各国工程界所普遍接受,但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工程保险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投保率低,赔付率低,大多数业主和承包人对投保工程保险的热情都不是特别的高。究其原因,除了保险意识低,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之外,人们对保险条款的认识不够,对投保后的管理不够,造成赔付率低,进而造成投保率低的恶性循环。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实际,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基于工程风险和工程保险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工程风险识别方法的对比分析,选择头脑风暴法与Delphi专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水利工程承包项目的常见风险进行了识别,并对最终的风险量表拟定了初步处置方案;(2)研究了投保后承包人应对风险时的管理总费用构成,并通过数学建模建立了不同风险类别所对应的投入成本与赔偿金额之间、投入成本与降低损失金额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研究了承包人投保后针对不同的费用投入,如何使自身应对风险的管理总费用最小,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3)基于投保后承包人风险管理总成本的构成因素,研究了针对不同的构成因素,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研究给出了水利工程常见风险点及其管控措施。(4)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XX段的工程实际,阐述了投保后不进行履约将使承包人在索赔工作中变得极其被动,过度进行风险管控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针对该工程研究了履约的具体措施和假设需要承包人主动防损减灾时,承包人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本文站在承包人的角度,研究了投保后构成承包人风险管理总费用的因素,并分析了不同的因素对承包人风险管理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从而使承包人风险管理总费用最低,即使承包人的利益最大化。并研究了不同的因素对应的承包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