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许多“非遗”资源富集地区,文化悠久,地域辽阔,民族多样,艺术呈现形式多元。旗袍类非遗是其中之瑰宝。近年来国家在旗袍类非遗方面的努力与投入有目共睹,许多濒临灭绝的优秀传统民间旗袍工艺美术门类的生存状态在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暂时挽回危局。这些年的非遗工作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大肆兴起的“非遗热”,使当前民间旗袍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时空”是横在人类面前的长久问题,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是让旗袍类“非遗”的保护性传播雪上加霜,人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区域内感受到门类众多的“非遗”魅力,这也成为在旗袍类“非遗”全民教育上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时代,旗袍博物馆作为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的创新空间,既要直面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和冲击,又迎来了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数字化旗袍博物馆将是未来的创新趋势。本论文立足于服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从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技术设计和移动传播,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理论及实践。在界定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科学定义的基础上,明确它的合理分类,阐明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两大理论支撑,厘清数字化旗袍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关系、与新媒体的关系。第二部分,技术设计: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创新设计及表现手法。在创新设计方面,主要探讨艺术设计理念;智能化网站、全媒体传播、采集呈现等三种设计方法。在表现手法方面,主要探讨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陈列主题分类与区域划分、展示体系与规划。第三部分,传播途径:数字化旗袍博物馆的移动传播。主要研究:基于视觉传播的新媒体内容采集和呈现、基于互联网的超媒体传播、基于“非遗”生态系统的互联网的创新型智能网络平台、新媒体文化旅游、文化地理带来国土增值。这些方式都有利于保护和传播以旗袍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