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成果惠及广大居民群众的主要依托,也是整个城市跨越数字鸿沟、提高国民信息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上海在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初步的规划,并把信息技术在社区的运用作为政府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效能,改善社区治理格局,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社区信息化在历经几年的推进过程中,政府条和块、条和条之间由于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得政府推进社区信息化的成本过大、效率过低,存在“翻烧饼”、重复劳动等现象,工作人员不堪重负。其根源在于政府对社区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机制不科学、工作利益不协调,这就导致几年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受益不广,认同不高,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凸现,其集中表现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单薄、推进机制残缺、信息技术运用落后、社区居民参与不广,以及干部队伍素质不够等问题。因此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急需从全局发展的角度,以追求实效的原则,加强条块协同,扩大社会参与,使社区信息化建设符合社区发展的要求,走出一条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相结合、服务于广大居民群众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新路。 上海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从体制上讲是紧密依托“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格局;从机制上讲是探索面上指导、基层探索、市场参与、总结推广的实践之路;从目前成效而言,基层实践成果明显,面上扩大难度很大,条块整合难上加难。这是上海社区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灰色现状”,也是国外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因此社区信息化建设在实践的推进过程中应确立三个基本观点。一、社区信息化建设要顺应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要主动融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三、社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群众。 随着市委提出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的推进思路,社区工作特点进一步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社区正从静态社区向动态社区延伸、从形态社区向生态社区延伸、从功能社区向人文社区延伸、从现实社区向虚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