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在苹果生产中,害虫防治是一项关键任务。然而,由于害虫防治中的不当操作而引起的果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叶部害虫上升为苹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为解决害虫防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以黄土高原苹果叶部主要害虫为研究对象,应用标准化理论与方法,探索苹果叶部主要害虫的标准化管理措施,对于我国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叶部害虫发生和防治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当地苹果叶部害虫种类多,但以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Fischer von Roslerstamm)、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der Goot和金龟子为主。在害虫防治中,果农过度依赖化学防治,且防治依据主要为个人经验和害虫防治历,采取定期喷药的方式,盲目性较大。此外,苹果树老龄化、高种植密度以及清耕制果园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害虫发生的生态适宜性,同时减弱了天敌的控制作用,不利于对叶部害虫的持续控制。通过分析害虫发生的原因,制定黄土高原苹果叶部主要害虫的管理策略,包括3大部分和5项措施。3大部分是从引起叶部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出发,包括增强树势、提升天敌控制作用及规范防治方法;5项措施是从引起叶部害虫发生严重的苹果生产现状出发,包括间伐、疏花疏果、生草、土壤改造、标准化防治措施。根据5项措施的实施目的,将上述防治策略的实施过程分为4个步骤,首先减小果树负载,通过间伐和疏花疏果来实现,这一步也可增大果树生长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其次,提升土壤肥力,通过土壤改造和生草修复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合理疏花疏果减少能量浪费;再者,通过生草,增加果园植被多样性,提升天敌的控制作用;最后,通过测报,制定叶部主要害虫的标准化防治措施,在防治关键点采取措施。在标准化防治措施制定过程中,通过研究苹果叶部主要害虫随苹果树生长周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找到防治的关键时期,结合各害虫自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关键,从整体角度来制定叶部主要害虫的标准化防治措施。休眠期清园及翻耕树盘;在一年不同时期,依据害虫生活习性,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黄板等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关键期在果树萌芽期及幼果期,结合性诱剂、糖醋液及黑光灯等对害虫进行监测,虫口基数大时及时进行药剂涂干或喷雾,对于控制叶部主要害虫全年的危害程度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