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向骨、软骨、脂肪、心、肝、神经等组织细胞转化。其取材方便,体外扩增容易,免疫排斥反应小,已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而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发现全反式视黄酸(ATRA)在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 [目的]探讨ATRA和大脑微环境在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方法]从成年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MSCs,体外培养5~7代,接种于12孔培养板,达到70~80%融合后进行诱导实验。实验组加入0.5umol/L的ATRA作用24小时后,换用改良的神经细胞培养基(MNM)继续培养;对照组不用ATRA预诱导,直接用MNM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诱导不同时刻MSCs表达nestin、NSE、NeuN、MAP-2、GFAP和RAR_β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作用前后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同时,将DAPI标记的MSCs,注入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ACO)模型的脑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观察MSCs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 [结果」(1)MSCs在ATRA和MNM作用后,呈典型神经元样形态,伸出较多的突起和分支,并形成网络。(2)诱导后,实验组nestin、NSE、NeuN和MAP一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stin最先表达,NSE、NeuN其次,MAP一2表达最晚,在MNM作用9小时后方能检测到。MNM作用18小时后,Ne Stin表达最强,36小时后显著减弱,而其他标志物则持续表达。(3)MSCs不表达RAR。,ATRA作用24小时后,RAR,表达增加,阳性率为20.3%士4.2%;MNM诱导6小时后,其阳性率为70.2%士5.1%。(4)ATRA作用前后,MSCS的细胞增殖周期无明显变化。(5) MSCs植入2周后,在MACO大鼠的脑组织见到了大量存活的MSCs,但仅有少许细胞表达nestin、MAP一2和GFAP。 「结论〕(1)ATRA能够促进 MSCS向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转化,而且其神经蛋白分子的表达顺序与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一致。这为神经细胞的发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体外模型。(2) ATRA可能通过RAR,介导基因的转录,促进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这在国内外还未见类似报道。(3) MSCs的免疫原性小,在损伤脑组织中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