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教育是否作为产业发展的问题和教育能否产业化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国民对教育的认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仅仅作为“上层建筑”存在,发展到如今的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是产业,但是不能盲目产业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教育理论归纳和实践经验并不完备,“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育产业化造成了很多“失范”现象。本文通过几个典型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教育产业的发展要根据不同层级教育的不同特点分类讨论,在可以作为产业化发展的教育领域着力发展,如民办教育等。民办教育是教育产业发展的最好平台之一,具有灵活性强、选择面宽、开放性强等对教育产业发展有利的办学特点。我国的公办教育不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的复兴正是能弥补公办教育的教育缺口。由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尚不成熟,在摸索中前进难免遇到一些消极的衍生现象,如何从把握全局的高度解决民办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成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民办教育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应在发展民办教育产业的丛础上不忘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公益性和惠民性,努力达到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商品性的协调统一。如今政府在探索一条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之路,将民办教育机构按其办学目的科学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个类别,在法人属性、所有权、筹资方式、收费方式、收益权等都应作出明确划分,有利于今后对数目庞大种类繁杂的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应当正确认识教育产业化问题,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法律法规,整合教育模式,对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于民办教育产业应给予扶持。要提高政府的主导性调控作用,努力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