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急需一种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来指导各企业的运作,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最终目标。从一些银行在现实中已经开展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我们发现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由多个不同性质的企业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它不是单个企业的简单堆积与合作,而是一个生态群的整合,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说明我们应该寻找一种研究此类系统的方法去动态地分析其演化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研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通过怎样的相互协作而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的结构,尤其集中研究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结构,从而寻找与子系统性质无关的支配着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因而,用协同学的思想来研究供应链金融系统是一个科学有效的途径。
本文首先确立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即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理论和协同学的相关概念、问题、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框架的介绍,对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核心范畴进行了界定。且本文在此创新性地将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内涵和优势,从而为后面的协同学分析打下了一定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协同学分析,找到了支配供应链金融系统运行的序参量,并利用动力学原理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自组织演化规律,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协同的作用机理。然后在以上协同机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一般模式并给出了该模式的实现策略——建立长期紧密的供应链金融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能够对供应链金融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的高低及所提出的系统协同管理的一般模式进行定量的衡量,本文在建立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系统协同度测量模型。最后,为使以上章节所做的理论分析得到实践的检验,本文在第六章针对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实例进行了简单的协同分析。当然,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