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输尿管狭窄是泌尿系统中较为罕见但处理起来极为棘手的疾病,一旦发生而未能及时处理可造成患侧肾脏积水,严重者甚至导致患侧肾功能不全及肾功能衰竭。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发展,腔镜手术造成的医源性输尿管狭窄越来越多,应引起泌尿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但同时腔镜手术的发展又为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经尿道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就是其中一种腔镜治疗手段。本论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预后的因素,以期为输尿管镜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提供临床指导,让广大泌尿外科医师对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更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行输尿管镜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单侧单发的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共40例患者,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约25-76岁,根据引起狭窄的病因分类:其中炎性输尿管狭窄的患者11例,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1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狭窄患者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形术后狭窄2例,妇科盆腔术后狭窄患者4例,嵌顿结石引起的狭窄患者1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患者1例,不明原因狭窄患者3例。输尿管狭窄段位置位于盂管交界处12例,输尿管狭窄段位置位于上段8例,中段3例,下段17例。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均在0.2-2cm之间。术前所有患者的患侧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根据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轻度肾积水15例,中度肾积水4例,重度肾积水21例。术中均应用U30球囊扩张器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球囊扩张,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留置F7D-J管2枚或F14海马管1枚1年,期间每3-4个月个月更换一次,拔管后3个月复查超声及增强尿路CT,同时随访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min-90min,平均60min.术后2-3d出院,平均住院日2.5d,,无严重并发症,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随访1年,有效患者25例(62.5%),无效患者15例(37.5%)。无效患者中目前有1例改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4例仍继续定期更换双J管,余未进一步随访。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及术前患侧肾积水程度是影响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输尿管狭窄的位置对手术治疗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对于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总体来说是安全、有效的手段,其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短,可以作为输尿管狭窄段长度在1cm以内的患侧肾积水较轻的良性输尿管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临床上选择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因严格地掌握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