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中转运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oda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菌性脑膜炎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其中肺炎链球菌是导致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临床上常用左氧氟沙星来治疗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但近年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上升,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美国在2007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指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时,应使血药浓度尽可能长的保持在防耐药突变浓度(MPC)上,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及减少耐药突变体的出现。而血-脑脊液屏障上存在多种药物外排转运体,包括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超家族成员如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等,这些转运蛋白在生理条件下对药物起到外排作用,将药物外排到血-脑脊液屏障以外。既往实验证实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是外排性转运蛋白BCRP的作用底物,因此我们猜测BCRP的存在可能是限制左氧氟沙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相关机制之一。本实验拟建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给予BCRP抑制剂泮托拉唑来观察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对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影响,探讨BCRP抑制剂的临床价值,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目的:1.建立SD (Sprague-Dawley)大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2.研究生理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及BCRP对左氧氟沙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转运功能研究;3.研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及BCRP对左氧氟沙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转运功能研究;4.比较生理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变化,及应用BCRP受体抑制剂后对左氧氟沙星生理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按不同组别分别给予小脑延髓池注射75ul生理盐水、1.5×107CFU/m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1.5×108CFU/m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感染24小时后取脑组织行HE染色。2.取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只)、左氧氟沙星(Levo)组(25只)和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Levo+Panto)组(25只),左氧氟沙星(Levo)组给予单次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42mg/kg),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Levo+Panto)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5min前经尾静脉给予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kg)后,每组分别于用药后5min、10min、20min、40min、60min同时抽取血清、脑脊液,每个时间点重复做5只大鼠,各标本经过预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WinNonlin程序处理药时数据,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3.按方法1制作大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取其中模型成功大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Path+Levo)组(25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Path+Levo+Panto)组(25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Path+Levo)组给予单次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42mg/kg),脑膜炎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Path+Levo+Panto)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5min前经尾静脉给予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kg)后,余方法同方法2。结果:1.造模过程中,低剂量组大鼠(1.5×107CFU/ml)造模成功率为83.3%,高剂量组大鼠(1.5×108CFU/ml)造模成功率为33.3%,以低剂量的肺炎链球菌菌液成功制造脑膜炎模型大鼠50只。2.在生理情况下,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Levo组血药浓度在12±4.47min达峰,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Levo+Panto组血药浓度在14±5.48min达峰,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浓度,此后药物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比较Levo组和Levo+Panto组左氧氟沙星的血浆药物浓度峰值,Levo+Panto组药物血浆峰值浓度稍大于Levo组,但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322,p=0.756),且两组血浆药时浓度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t=0.903,p=0.315). Levo+Panto组脑脊液中的药物峰值浓度高于Levo组的药物浓度,且有统计学差异(t=2.640,p=0.025),且两组脑脊液药时浓度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t=4.342, p=0.003)。 Levo+Pant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378±0.01,高于Levo组0.303±0.03,结果有统计学差异(t=2.801,p=0.024)3.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Path+Levo组血药浓度在12±4.47min达峰,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Path+Levo+Panto组血药浓度在11±5.48min达峰,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5±7.07min达峰浓度,此后两组药物浓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比较Path+Levo组和Path+Levo+Panto组药物在血浆的峰值浓度,Path+Levo+Panto组血浆药物浓度稍大于Path+Levo组,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42,p=0.403),且两组血浆药时浓度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t=0.703,p=0.515)。Path+Levo+Panto组脑脊液中的药物峰值浓度高于Path+Levo组的药物浓度,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3.551,P=0.007)。Path+Lev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638±0.07。Path+Levo+Pant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786±0.059,两组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统计学有差异(t=4.728,p=0.001)4.与Levo组(0.303±0.03)相比较,Path+Levo组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明显升高(0.638±0.0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8.876,p<0.0001);与Levo+Panto组(0.378±0.01)相比,Path+Levo+Panto组(0.786±0.059)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明显升高,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14.82,p<0.0001)。结论:1.成功建立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模型,经枕大孔穿刺法可以成功用于获取大鼠脑脊液标本,简单易行,损伤小,成功率高。2.生理状态下给予BCRP阻断剂后可以提高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3.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可以升高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给予BCRP抑制剂后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升高更明显。4.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较生理情况下明显升高,应用BCRP受体抑制剂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较生理情况下应用BCRP抑制剂升高。
其他文献
我国主要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铜矿、地质特性、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专题协作会议,于一九七三年八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在东川市召开。与此同时,省冶金局地质勘探公司召开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充分开展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多经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及其分型,并探讨其诊断价值,为SPN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60例直径≤3㎝SPN患者,所有病历均行多层螺旋CT(MSCT)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与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水平不一,学习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小学生体会到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小组分层教学中作用游
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利用批注式
“听说读写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方法”,能融各种能力训练为一炉,充分体现了“激发兴趣、激动情感、激起气氛、激活思维、激励创造”的激发式教学原则,能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举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山区语文教学却面临的更大的挑战,如何打造一堂有效的课堂就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山区分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凝聚力和
高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要求极其严格的学科,很多学生表示数学是自己学习生涯中的“拦路虎”,因为数学学科的严谨和难易程度导致学生无法领略到它真正的魅力
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Ichthyosis follicularis,atrichia and photophobia syndrome,IFAP)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以非瘢痕性无毛发或毛发稀疏,严重畏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