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8例于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左房大小、射血分数、既往史、用药史)。对纳入观察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第3、6、12个月及从第2年开始每年至少1次的随访。随访记录以下内容:患者有无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pisode,AHRE)发作,发作的时间,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有无心电图记录到的房颤,AHRE或房颤发作时有无房颤相关症状。随访终点为患者是否发生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并分析影响患者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症状性房颤定义:心房频率>250次/分,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的AHRE的发作或心电学检测装置记录到的房颤的发作,但是房颤发作时患者无明显房颤相关症状。考虑到植入起搏器初期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可能与术后急性心肌损伤有关,故从起搏器植入6周后统计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植入起搏器人群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率进行估计;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截止2015年12月31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40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40±11.46)岁,男252例(61.76%),平均随访3.10(2.10,4.50)年,随访过程中有196例患者检测到AHRE>5分钟的房颤发作和有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房颤发作,其中105例房颤发作时无明显自觉症状。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中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为25%,而无症状性房颤占总房颤发生人群的53.6%。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发生无症状性房颤的危险因素是:左房增大(RR2.414 95%CI 1.538~3.681 P<0.001)、合并高血压(RR 1.804 95%CI 1.224~2.659 P=0.003)、充血性心衰病史(RR 2.001 95%CI 1.053~3.802 P=0.034)。对患者进行无房颤及心血管事件的生存分析发现植入病因为窦房结病变患者比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更容易发生无症状性房颤(P<0.001)。结论:1.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起搏器持续而密集的心电检测有关。2.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左房增大,合并高血压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是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植入病因为窦房结病变的患者相比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无症状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