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墙对地下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可渗透反应墙处理地下水中氨氮存在的吸附效率和再生方面的局限以及三维电极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效能优势,本课题构建出生物炭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简写为PRB)装置,并对其去除水中氨氮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生物炭三维电极式反应器能够获得短时高效的氨氮去除效率,在3h内氨氮去除率可达45.72%,远高于常规PRB3.76%去除效率,反应器对氨氮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其为基于化学反应转化为稳定产物的基元电化学反应过程。2)碱度OH-是反应器中氨氮氧化的必要反应条件,并且对氨氮的去除有显著促进作用。三维电极式反应器去除氨氮受氨氮浓度控制且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电化学氧化可将系统中NH3-N最终转化为稳定的NO3--N,且有很大一部分氮被转移到气相产物。3)在三维电极反应体系中,水中NH3-N的去除途径主要通过电化学产生·OH氧化,一部分NH3-N被氧化成N2,另一部分被氧化为NO3--N,且生成量大约为n(NO3--N):n(N2)=1:1。4)水力停留时间对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墙氨氮去除效率有显著影响,T=4h和T=3h相差不大,但相对T=2h有明显优势;在T=6h时,出水氨氮和硝酸盐氮浓度基本稳定。5)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墙在15个运行周期内对氨氮去除效率波动较小且出水氨氮呈现缓慢下降趋势,15周期后基本稳定于6.35 mg/L--6.84mg/L且不随进水浓度变化而变化,表明氨氮去除效率达到稳定平衡;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器中填充生物炭随运行孔隙结构更加规则和发达,炭表面极性增加伴随活性点位增加、氨氮吸附传质和氨氮在其上的迁移转化程度明显提升。6)三维电极式可渗透反应墙装置对氨氮与Cr(VI)复合污染的耦合去除过程表现为对Cr(VI)的去除作用强于去除氨氮,初期两者表现为相互促进作用,随运行过程进行装置内酸度累积使得氨氮去除效率相对减缓,并抑制Cr(VI)去除作用,但整体Cr(VI)与氨氮复合污染体系会促进氨氮的去除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评审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评审专家作为评审环节的关键核心要素,其评审水平直接影响着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专家评审行为评价包括评审态度与
目的:研究8字线圈和不同角度锥形线圈在大鼠颅内的感应电场分布情况以得到用于大鼠磁刺激的最优线圈。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6层球头模型模拟大鼠头部,并分别建立8字
目的评价氨甲苯酸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对氨甲苯酸注射液进行了过敏性、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试验.结果及结论氨甲苯酸注射液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及凝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在大都市中尤其明显的新型现代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近年来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内,一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
通径分析从原理上讲是简单相关分析的继续,在对简单相关系数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来研究各因素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效果的大小,即直接通径和间接通径。最后用通径分析的方法来分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南京五台山旁,有这样一家书店,它因独特且富有内涵的设计而获得了多项殊荣:2010年,获“中国2009年度最美的书店奖”,被南京市民评为12张文化名片之一;2013年,获美国有线电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简单解读(一)长江经济带空间范围。长江通道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
导热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领域中,既能为电子元器件提供安全可靠的散热作用,又能起到绝缘减震的作用。本文以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作为基体材料,SiC、Al2O3为导热填料,通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