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格拉斯通·奥尼尔(Eugene Gladsto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约翰·加斯纳(1953)认为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奥尼尔的一生为现代社会的冷酷、荒谬和缺乏归宿感的生存境况所困扰。其戏剧作品深刻揭示了人类生存境遇及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美国人的生活与精神状况。《毛猿》是他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他形象刻画了主人公杨克(Yank)执着寻找自我归属的过程,反映了现代人孤独、绝望,丧失归属感的处境。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萨特(Sartre)的存在主义观点分析主人公的身份危机及其产生的根源。首先,依据萨特的“自在存在”观来探析主人公杨克身份危机的形成。所谓自在存在是没有自由意识、物化和被动的存在方式。而杨克沦落为盲目崇拜机器的奴隶,致使他由于内心与环境的冲突而陷入焦虑和异化的困境。其次,通过运用萨特的“自为存在”观来探析主人公为摆脱身份危机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所谓自为存在是有自由意识、主动的存在方式。为了追寻自我身份,他前往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所第五大街并试图参加劳工组织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在悲痛与绝望中他走进了动物园,走完了悲剧的一生。最后分析了造成杨克悲剧的根源: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信仰的缺失,异化等方面的困扰。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奥尼尔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等相关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本章不仅对作品《毛猿》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也对认同危机与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分析了主人公杨克的身份危机的形成过程:萌芽期,潜伏期和身份危机的爆发。第四章分析了杨克为了摆脱身份危机而做的挣扎和努力。他前往第五大道并试图参加劳工组织均遭拒绝,最终惨死于动物园。第五章分析了杨克身份危机的根源。第六章是对论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