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宏观背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逐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获取国内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就我国而言,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地方政府管理和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权力及能力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也成为理论界及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成功地获取有利于区域发展的竞争性资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认清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那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在分析此问题上已有了哪些较为成熟的模型?如何对目标区域(西部省域)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有效的分析手段该如何在评价主体分析(四川省)过程中紧密结合?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面板数据分析法,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模型、如何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西部省域综合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展示了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连续三年发展过程中的变动趋势。最后,本文选取了四川省作为评价主体,深入分析其在全国及西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向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方向。本文内容框架为:第一部分“理论篇”(第一章、第二章):相关理论的引入以及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概念的阐述。第一章“导言”。扼要地介绍了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难点。第二章“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界定”。本章首先从不同角度界定了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然后,在参考和借鉴有关区域竞争力论述的基础上,界定文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概念;最后,论述了较为成熟的两套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和IMD区域竞争力模型。第二部分“实证篇”(第三章):从实证层面,通过对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模型的建设和结果评析,得出经济综合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三章“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这章是本文难点部分。首先,根据西部省域特征,选择了含有3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形成了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借助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分析法,对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得出结论。第三部分“主体篇”(第四章、第五章):将研究视角细化到四川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范围内,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效结合,在经济发展态势的对比分析中,总结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最后本着着力于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的原则,提出提升四川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第四章“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分析”。本章把研究焦点聚集在四川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上,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将四川在全国及西部省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态势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四川优势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和阻碍四川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如: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人口素质较低、所有制形式单一等。第五章“提升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思考”。根据本文上述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就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具体思路有:构建创新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中小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从而形成在充分合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基础上的差异化竞争,实现提升四川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