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效力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上市的306个公司为样本,选取了样本公司2010年期末的306组观测值,围绕内部控制框架理论,主要从财务风险控制的层面来研究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力的影响因素。自从2006年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之后,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经过了5年多的建设,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这些公司所建设的内部控制体制是不是真的有效发挥作用了,这就是一个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内部控制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控制风险,因此,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有效的减少公司财务风险,并且分析影响内部控制效力的因素有哪些。本文根据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理论,将内部控制分为五大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根据各要素具体范畴,分别选取18项指标建立了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效力。用公司破产指数Z-Score衡量财务风险,用于确定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效力。然后,将财务风险Z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各要素评价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得出,虽然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普遍较高,但对财务风险控制效果不高,从回归模型的解释度来看,效果仅仅30%左右,这说明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虽然能够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控制效果并不高,与理论预期的效果有一定差距。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仅重视直接能够降低风险的要素,例如风险评估、管理活动和内部监督等,而其他内控要素如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可能其并不能降低企业风险,因此并不受到重视。内部控制五要素建设得不均衡,是导致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中小板上市公司还在发展中,公司的内部控制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最后,针对前文研究结论,为提高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力,有效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要均衡内控五要素发展水平,并着重建设控制环境和信息与沟通环节,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控效力。
其他文献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入世”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它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能力的增长、学校办学特
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速发展,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和资产如何配置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投资者们的重视。合适的投资策略能帮助投资者在剧烈震荡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规避一些不必要的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购买农特产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但对于哪些因素驱使消费者采用网络购买农特产品,网络购买农特产品的消费者具有哪些行为特征等,
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两岸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出现重大变化。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始终避免提及台湾。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深思,美国所谓维持海峡现状不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城市化既是人类追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结果,也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目前人们对城市化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还缺乏科学的认
3,3,3-三氟丙烯(CF-CH=CH,简称TFP)是合成氟硅橡胶(y-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氟硅油、氟硅涂料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原料,氟硅橡胶不仅具有硅橡胶的耐高低温(-55-205℃)
目的:对DRGs病种及手术费用测试值进行临床试点,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样本医院HIS数据库中提取的进入DRGs路径的疾病与手术样本临床试点情况进行评价与
用适体(aptamer)修饰6 nm金纳米粒子制备了检测铅离子的核酸适体-金纳米粒子探针。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NaCl介质中,该探针亦不聚集。Pb2+与探针中的aptamer可
过去,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的是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的单一的、自发的信用体系建设,但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种信用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此亟需建立起一套统一
论文对轧钢设备做了介绍,以及对平整机的国内外发展和平整机的配置做了说明,重点对1580型平整机的机架和辊系做了相应的研究分析。论文使用ANSYS10.0进行分析三维数据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