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逐步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型,社会文化也相应地开始向多元化转轨.本文就围绕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民间精神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民间"的概念以及民间文化形态所特有的精神内涵,为论文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以"草根民间"为标题,又以地域为划分依据(中原、商州山地、齐鲁大地),着重分析了在民间社会中占主体的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提炼出了他们从苦难的生存状态中表现出的韧性精神、生命意识中不受束缚的自由精神以及无法回避的小农意识等,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农民的物质生存以及形而上的生存有一个综合的把握.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市井民间"所蕴涵的精神.在这一空间,既有充满了文化韵味的京津市井,又有恬淡琐碎的江南闾巷弄堂以及庸常坚韧的小市民生存.充分体现了市井平民乐观豁达、宁静淡泊的日常生存意识,也对庸碌无为的小市民意识提出了批判.第三部分以一个特殊的民间生存群体"草莽"为研究对象,提炼出了这一群体骠悍、顽强和自由不羁的生活方式,对于生命的渴望以及他们难以用"二元对立"方式分析的人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汪曾祺、张炜、张承志小说中所描绘的"理想民间",表现乡土社会的淳朴、自在,充溢着一种天然的和谐、自由的美感;来自民间的野性力量和放荡不羁、自由洒脱的生命精神;普通牧民真挚、善良的美好情感和品性以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中升华出的顽强生命意志和强劲生命活力.结语部分力图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蕴涵的民间精神做一个全面的总结,以深化对这种民间精神的精髓及其复杂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