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粒体素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中心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参与者,有自身的DNA即mt DNA而备受人们瞩目。三倍体湘云鲫具有3套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完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因此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多年的养殖经验也证明三倍体湘云鲫是不育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特殊的可研究对象—不育的三倍体湘云鲫、可育的改良二倍体红鲫、可育的改良异源四倍体鲫鲤、可育的同源三倍体鲫鲂,来探讨mtDNA含量与染色体倍性和鱼类育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了造成不同倍性鱼卵巢中mtDNA含量差异的原因。显微结构方面,在鱼类繁殖期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了不育三倍体湘云鲫两种类型(精巢型,卵巢型)的性腺结构。分子生物学方面,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算了在不同倍性鱼性腺中mtDNA的相对含量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相对表达量。另一方面,同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算了同种倍性鱼(可育的同源三倍体鲫鲂和不育三倍体湘云鲫)不同组织间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对于可育的改良二倍体红鲫和改良异源四倍体鲫鲤来说,卵巢中的mtDNA含量随染色体倍性增加而增加且均明显高于相应精巢的mtDNA含量;而在不育的三倍体湘云鲫中,伴随着卵巢中mtDNA含量的降低、精巢中mtDNA含量的增加,造成卵巢中mtDNA含量不仅低于其精巢,还低于其他可育鱼类的卵巢,TFAM在其卵巢中的超高表达是影响mtDNA含量的重要原因;在可育同源三倍体鲫鲂和不育三倍体湘云鲫的心脏、肝脏、肾脏中,mtDNA含量表现出相同的器官差异性。因此,三倍体湘云鲫性腺的mtDNA含量似跟其育性相关,同时验证了不育雄性个体精巢mtDNA含量偏高、不育雌性个体卵巢mtDNA含量偏低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