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野下城市网络舆情管理及应对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给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重大变化。对于处于发展期的中国社会,在信息更新以秒计算的今天,网络与舆情已深度结合。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和意见得以表现,并被人们所讨论甚至产生较大影响,迅速演变为公众议题。当网友热议、转帖密集、关注提高时,一个新的网络舆情形式正在逐渐形成——城市网络舆情。如何在风险社会中应对城市网络舆情,将对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一套基于风险社会视野的城市网络舆情管理策略,阐述对城市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新认识,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执政能力。城市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与网络舆情一致,两者都源于网络爆料,源于网友对人物、事件的围观和主观评判。但城市网络舆情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城市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一个城市,即舆情爆发地为一个城市、舆情内容与城市管理各方面有关;其次,城市网络舆情与城市网络形象的塑造联系紧密,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传播迅速、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尤其是年轻的群体,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小事生活事。最后,城市网络舆情是考验城市管理者在互联网时代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观念的一扇窗口。网络舆情是全面的舆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主等城市管理内容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上的网民首先是一位市民,一位公民,然后才是一位网民。当生活中的一个市民、一个公民无法通过传统方式去表达诉求时,网络就成为首选的诉求渠道。根据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我们必须主要关注风险的定义及全球性因果条件,而不只是处理它们所带来的各种后果。首先对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路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网民对事件的态度观点进行抽样分析,最后总结出城市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管理策略。通过借鉴应对城市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实现城市舆情管理人力和技术的双重提高,把舆情应对纳入整个城市管理大系统之中,塑造城市网络新形象,同时,城市网络管理和网络预警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文风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起,文风问题一直都是党内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文风和学风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文风既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工作原
所谓网络直播平台,即以互联网最新直播技术为基础,以流媒体形式为直播者和受众提供实时互动的一种新兴媒介平台。随着中国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竞技事业逐渐成为当下热点。而
桂产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搜集了大量有关桂产纪录片的历史资料,结合史学家的相关理论和桂产纪录片发展的特性,对桂产纪录片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分期,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