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备受各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重视,我国的学生体质亦是如此。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至今共进行了 7次较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根据最近一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14年)来看,我国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身体素质下降严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的繁荣昌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势在必行。功能性训练是20世纪90年代Gray Cook提出的一种起源于运动康复领域训练方法,该训练方法旨在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专项技能。功能性训练具有强调健康训练;强调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倡导树立整体训练的观念;重视多平面、多关节的联动训练;重视身体功能发展的整体性等特点。本研究希望通过功能性训练的实验干预,探究功能性训练对9-10岁男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新方法。方法:在汾湖小学四年级三、八两个标准班中共挑选男生54人,其中三班的26名男生为对照组,八班的28名男生为实验组。实验前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前测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确保两组实验对象实验前的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时间为12周,实验期间,保持两组教学过程中的授课时间相同。对照组按照其原来的方式正常上课,不融入功能训练课,实验组则在授课时融入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一周三次,每次时长20分钟,其余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在干预进行12周后,测试实验对象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和1分钟跳绳等项目的成绩。运用Numbers和SPS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于组内数据对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对比独立样本T检验,若统计结果P<0.05,则说明具体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对照组实验前后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和1分钟跳绳的P值分别为0.629、0.757、0.837和0.046,除了 1分钟跳绳在实验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三项测试在实验前后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和1分钟跳绳的P值分别为0.003、0、0.013和0.001。实验组学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测试数据实验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和1分钟跳绳的测试数据出现了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3.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50米跑成绩T检验的P值为0.015,坐位体前屈成绩T检验的P值为0.003,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T检验的P值为0.012,1分钟跳绳成绩T检验的P值为0.012,说明两组学生的50米跑、1分钟仰卧起坐和1分钟跳绳成绩在实验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成绩出现了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12周的功能性训练能够增强9-10岁男生的腰腹部肌肉耐力;使9-10岁男生的速度素质、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相比于体育课堂上的传统训练,功能性训练能够更好的促进9-10岁男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运动表现的能力,可以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新手段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