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是一位高产作家,在三十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其书写了500余万字。迟子建利用灵动的文字与童真的叙述视角,以故乡漠河的自然、人物与故事作为基础,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在当前功利化、市场化浓郁的文坛中,迟子建注重对个体经验以及民间资源的深度挖掘,坚持着一以贯之的文学信仰和纯正的文学创作操守,从不为人知到获奖无数,其文学创作之路始终被评论者以及读者抱有极高的期待。长久以来,学术界在研究迟子建小说的时候将焦点都放在了作品自然乡土抒写、民间立场、温情叙事以及死亡叙述等方面,不仅有学术期刊,同时也有专业论著等内容。可是,在搜集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谈到了迟子建小说当中所蕴含的生命感悟,可是很少有学者其展开深入的剖析,通常只是局限于表层。笔者认为,生命意识贯穿于迟子建的所有作品中,是迟子建对社会以及人生的重要感悟,这也是迟子建作品之所以能够触动读者的原因所在。笔者试图从迟子建的长篇小说出发,分析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对迟子建不同时期长篇小说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使用规划、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迟子建构建生命意识的根源,掌握其生命意识本身存在的特殊意蕴。在搜集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谈到了迟子建小说当中所蕴含的生命感悟,可是很少有学者对其展开深入的剖析,通常只是局限于表层。为此,本文采用了生命意识的识别、诠释以及追寻的思路,全面探究了迟子建长篇小说当中的生命意识。重点研究了迟子建创作情况,从作者生命体验、审美、文化以及地域等方面探究了迟子建长篇小说中流露出的生命意识,借助自然意象、动物意象、女性生存困境以及“死亡”意象等方面诠释了迟子建长篇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在对迟子建长篇小说中生命意识家园追寻的分析中,首先探究了作者长篇小说中的家园,探究了故乡情结中的家园,并从大自然中寻求家园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