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劳动力参与水平和模式变动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现代人口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变为背景,忽略短期社会经济中的波动,以人口学视角,来探析劳动力参与水平和劳动力参与模式的长期发展趋势,以及经济、教育和人口变动在劳动力参与水平和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劳动参与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中的劳动就业问题。论文以劳动力参与率为核心指标、以世界劳工组织及联合国发布的劳动力参与相关数据为基础,界定了劳动力参与模式,建立了描述劳动力参与模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分析了1950年—2003年世界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和模式的变动特点,概括了分性别的转变模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当代分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和模式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劳动力参与模式转变的基本动因,及各因素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劳动力参与水平影响的差异。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劳动力参与转变”假说。其要点是:劳动力参与转变,包括劳动力参与的水平转变和劳动力参与的模式转变,转变的主要特点,因性别和年龄不同,有所差异。转变的基本规律是向人的劳动力参与时间不断缩短,学习和自由发展时间不断延长方向发展。这一进程截止目前,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四大阶段。短期的经济、社会波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参与模式变动的长期趋势。在影响劳动力参与转变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并非这一转变的第一直接要素,教育因素、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其有重大影响。低龄组和次低龄组受教育年限延长、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对劳动力数量供给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成为中龄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较高水平、次高龄组劳动力参与率升高,即延迟退休的前提性因素。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降低低龄组、次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普遍提高低龄组、次低龄组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对增加劳动力供给,更具有根本性作用,更加符合新经济、新产业、新时代的对劳动力的需求。研究劳动力参与水平和模式转变,掌握不同年龄和性别劳动力参与水平及其数量对比关系转变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有助于了解各地区劳动力参与所处的不同阶段,把握各地区劳动力供给基本态势,认识多种因素对劳动力供给的不同影响,科学预测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年龄性别特征,增强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网络财务报告语言XBRL应运而生。XBRL的全称是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即“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目前,财务数据主要是通
本文论述的是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不对称问题。资本和劳动力都是生产要素,它们的关系在经济范畴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关系本身又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本文聚焦于资本和劳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管理理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它是财务管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在西方,从应用角度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又有深度的财务理论,但对财务理论从总体上研究仍然较少
公路养护事业是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养护质量的优劣对交通运输业的安全平稳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必须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本文主要从公路养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行了一系列具
近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建筑工程日趋完善,且采用节能优质保温材料,降低能源消耗,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检测技术,达到节能降
文章借助"跨国公司"这一场域和空间,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员工与社区三者关系的建构、互动与维持,分析背后的意义。目前,跨国公司已广泛渗透进中国经济的血脉,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