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庞籍虽然在仁宗朝官至宰相,但其家世并不显赫。入仕时,其家庭正处于由平民向官宦家庭的过渡阶段,而庞籍科举入仕与仕宦有力地推动了家族的发展,使家族繁荣达到顶峰。此过程中,除庞籍较强的为政能力外,庞籍的交游与姻亲关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庞籍去世之后,家族逐渐走向衰微,主要是因为家族后继乏人;此外,宋朝后期党争亦不利于其家族的发展。庞籍的政治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年的科举入仕与初入仕途,此阶段是庞籍仕途的奠定期;期间,庞籍的为政能力得到锻炼、为政思想逐渐形成、名声渐显,庞籍的交游与姻亲关系亦对其仕途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二阶段是庞籍出镇鄜延期间,是其仕途的重要发展期;庞籍不仅因治绩出色与招抚元昊有功顺利进入两府,而且其声望也达到整个仕途的顶峰。第三阶段是庞籍出任两府与罢相之后的政治活动,是庞籍仕途由盛转衰时期;期间,庞籍对当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部分更革,但大多为修补性措施,并未进行彻底性变革,所能达到效果有限;而且庞籍谨守祖宗法制,以致晚年政绩乏善可陈。庞籍政治活动贯穿仁宗一朝,对庞籍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窥探仁宗朝的政治社会状况,对了解仁宗朝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何谓“野蛮”,这是研究西方文明发展史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教会史之父”优西比乌的史学著作之梳理与研究,尝试厘清这位早期基督教史学家对“野蛮”所进行的文本叙事及意蕴阐释,继而揭示其历史意义。  基本上,优西比乌笔下所指涉的“野蛮”,在以下两方面得以区别与展开,即“异教的野蛮”与“基督教异端的野蛮”。异教的野蛮,主要包括史前人类的“野蛮”以及异教罗马统治者的“野蛮”;基督教异端的野蛮,则主要涵盖
学位
民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时代,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极大的变化。土匪是当时社会转型和变革下所产生的畸形产物,也是当时社会失衡和失控的一个病态反映。土匪问题成为了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土匪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游离在行政权力之外。通过对土匪的类型、来源、管理制度、日常生活和特点的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四邑地区土匪的概况,把握土匪的活动规律,有助于窥探和剖析土匪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独特性,更加
学位
19世纪40年代电报正式被发明应用。作为近代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先进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一经面世则风靡全球,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架起了联通世界主要国家的电报网络。而中国由于清廷的保守之风,使得其与藩属越南与朝鲜要比世界晚十年才在国内开始敷设电报。但在晚清有识之士体验过电报传递信息之后,都热衷于推动中国自己的电报建设。这是由于传统地通过邮驿系统传递信息的方式显得过于缓慢,且常常
学位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人荟萃,人才济济,文艺团体众多,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各类演讲、话剧和讲座层出不穷,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文化城”。而这个“文化城”的主要标志就是其发达的出版业。从1938年至1944年,短短六年时间里,桂林出版了大量的书报刊,类型多元,题材广泛,是全国闻名的出版重镇,与重庆一道占据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
在清代,进士的地位非常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崇。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考中的进士才有资格当上中高级官员。因此,进士在清代被视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尽管清代广西进士的人数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倒数的,但在整个广西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进士数量占广西所有进士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有必要对清代广西进士的人数、籍贯、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中式科年、中式甲次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加全面地认识清代广西的进士群体
学位
人物品评,亦称人物品鉴、人物品藻。东汉时期人物品评活动十分盛行,人物品评的结论往往成为社会公论,深切影响士人名声与家族声望。可以说,此时的人物品评活动具有强烈入世意义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其时以人物品评活动之盛行,士人间往往是不间断地进行对他人的品观与评量。同时,士人己身亦处于时时被品观评价之境地,士人任何细微的言谈举止皆无所遁形,甚或是其处世态度与仕隐的进退考量亦皆成为众人品观的对象。可以说人物品评
学位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其建立之初曾坚守“首崇满洲”之政策,至康雍乾时期,清朝的后宫中,出现了汉军旗、内务府包衣、普通民籍等三种不同出身的汉妃。汉妃的出现不仅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满汉融合,对往日满汉对立界限的打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康雍乾时期的汉妃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的进程,探析清朝统治方式的转变。  本文以康雍乾时期汉妃为研究对象,从康熙朝前汉妃情况、康雍乾时期的汉妃
自秦开凿灵渠以来,桂江河道成为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必经之路,她就担负着沟通南北交流的历史使命。到明朝时期,桂江沿岸瑶僮变乱时有发生,明朝对广西治理的重点在震慑瑶僮和管控河道;清朝时期随着文化、贸易交流加深及经济重心南移,桂江河道成为南北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清朝对广西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河道和管控贸易运输。  论文主要以流域的历史观和整体观为视角,从流域情况、地域空间出发,纵向分析河流的历史演进,横向分析
学位
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不复存在。法国将越南变为其保护国,并以越南为跳板,欲借助铁路建设加强对中国边境的渗透。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条约提出:“日后若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法国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兼以军事威胁,争夺龙州铁路与滇越铁路建设权,掠夺滇越铁路管理权。而英国与法国进行秘密协议,由两国共同开发云南、
学位
在川甘交界的高山沟壑中生活着一群神秘的白马人,人口总数约有两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文县等地。白马人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民族地区谋发展的背景下,白马村寨旅游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文化因其生态脆弱性和文化脆弱性,民族旅游的开展势必会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运用文化基因、文化分层、舞台真实等理论,采用实地考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