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语言无处不在,对其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论述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纯语言现象。然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被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来研究。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主要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那些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因此,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频繁地接触到大量反映隐喻式思维方式的语言表达。但由于隐喻本身矛盾性、临时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的存在,学习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以及隐喻式的表达去理解隐喻表达的实际意义和作者的用意所在。在英语阅读中,英语学习者有时会出现隐喻理解上的困难:隐喻表达中每个词语的字面意思都熟悉,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却不能给出正确的隐喻意义。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存在于一语研究中,而以一种认知的方式在二语中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普遍。本文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隐喻理解困难的问题,结合隐喻的认知范畴的理解,对大二50名英语学习者进行有关隐喻理解的对比测试和访谈,旨在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是否不同?2.对于隐喻的理解是否影响其英语阅读乃至英语成绩?3.教师对于隐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其明显度。对比测试的数据表明:1.高水平的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明显高于低水平的学习者。2.高低水平的不同阅读测试成绩证明对于隐喻的理解会影响阅读成绩。3.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隐喻理解会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但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看见明显的效果。总之,影响隐喻语言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学习者的英语程度,英汉的文化差异,对语境的理解等等。希望本研究能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者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