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34例SARS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描述的方法,分析了长春市2003年春末夏初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的流行过程、流行环节、流行特征、流行的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对该病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采用非典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和卫生部制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发病前10天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表及其他专题调研获得的资料,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报告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研究。2003年长春市SARS爆发流行共持续29天,确诊病例34例。流行因素以输入传播为主要特点,4例SARS病例发病前均去过北京或在北京居住返长前或返长时发病,其中3例未造成疫情扩散,无续发病例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由于早期临床诊断经验不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够,造成30例续发病例出现。长春市SARS病例以医务人员发病率最高,占SARS病临床诊断病例的32.36%。主要是由于发病初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严密的防护措施,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估计不足,特别是对感染机理、感染途径和生物学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等因素有关。长春市SARS病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三个家族发病共17例,占长春市SARS总发病数的50%。从家族发病情况看,以陪护人员及家族的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为主要特点。长春市SARS感染场所主要为医院及家庭,说明SARS病毒通过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34例临床确诊病例中,先后<WP=64>死亡6人,病死率为17.65%。34例SARS病例形成清晰的传播链。34例SARS病例,按首次接触至发病时间计算潜伏期,可计算的30例病例潜伏期几何均数6.94天,中位数7天;发病至隔离时间,最长达15天,最短为发病前已隔离,发病后隔离患者的发病至隔离间隔时间几何均数2.79天。出院后14日内、4个月内、9个月内随访,34例SARS病人痊愈出院后在家或在单位上班均未传染给他人。除传入的4个病例外,每个病例都有明确的传染来源,都发生在被控制的密切接触者之中,说明长春市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没有向社会上扩散。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为:1、明确诊断的病人集中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2、密切接触者采用集中隔离留验观察,一般接触者采用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追踪。3、严禁任何亲友探访。4、经常开窗,保持通风。5、严格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做好个人防护。6、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进行相应场所及物品、人员的消毒。7、实行每日零病例报告制度。8、对报告病例由市级专家组会诊。但是,非典疫情的预防、控制、治疗不是单一部门就能够完成的,战胜非典不仅需要专业人员参与,更需要全社会动员、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采取系列综合措施。
其他文献
在一个猛蚁Ponera sp.蚁巢的罹病兵蚁上,采集和分离到枝多头霉Polycephalomyces ramosus XCH-ant-8、XCH-ant-L3和XCH-ant-706。枝多头霉P.Ramosus XCH-ant-8及XCH-ant-L3具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及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犯罪是人类社会进入到文明时期才出现的社会现象,犯罪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犯罪产生是犯罪行为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契合的结果。犯罪侵蚀、消耗社会资源
线损率是反映电力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同时也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运行,提升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手段与措施。本文就利用对农网线损构成类型的划分,
前言 身体组成成分(Body Composition),简称体成分,包括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和体脂肪(Body Fat,BF)两部分。体脂肪是指身体内可以用乙醚提取出的纯脂肪;瘦体重是指除脂
低压线损管理内容复杂,涉及较为系统的技术实施流程。在低压配网管理过中,首先应该指出影响其出现低压线损的各种因素,再提出合理有效的降损措施。文章重点分析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