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盛行,供求严重失衡,房价高速上涨的问题,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发展定位,2017年两会和十九大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楼市高压调控政策势在必行。从金融调控的视角,银行贷款作为众多购房者的资金来源,则为国家采取贷款限制政策来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调控房价提供了有效条件。然而对比近两次房贷政策,同是紧缩性调控,但市场表现差异较大。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梳理近两次紧缩性房贷调控手段,并与同期商品房量价波动情况作比较,来着力对房贷政策的有效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当前房贷政策的实施提出合理性建议,为政府后续调控行为的理论指导贡献绵薄之力。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文章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以及信贷调控和对需求的传导渠道进行理论分析,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第三章为紧缩性房贷政策调控及其效果。定位石家庄房地产市场,通过梳理回顾2010年后的两次从紧房贷政策和同期其他行政化配套手段,并与同阶段住房量、价交易情况做对比,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近两轮紧缩性房贷政策调控楼市的有效性和差异性。第四章为紧缩性房贷政策对楼市调控效果的模型研究。通过VAR模型研究房贷利率对住房交易量、价的滞后影响,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研究利率等因素对住房交易的同期影响。第五章为本文结论和相关建议。针对两次紧缩性房贷政策调控效果的巨大差异,从政策自身、市场形势变化和行政手段配合三方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并据此进行相关建议的梳理总结。